真人曲終個不見,月轉花梢

誤人猶是說聰明。成陰結子後,記取種花人。
博文

這些是屬於伊什卡老師青春時代秘密裏的名字。這些人和他們的時光、他們的作品就象汩汩清泉滋潤了身處文革年代文化荒漠中少年那敏感多思的心。他們是:傅雷和傅聰父子、陳歌辛和陳鋼父子、胡坤、薛偉、梅紐因。今年是文革開始五十周年,結束四十周年。這也是伊什卡先生畢生的榜樣。胡坤和薛偉,一時瑜亮,都成為倫敦皇家音樂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的大教授。論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500至3000年前的《詩經》時代,不但有美女,也有美男子。《邶風·簡兮》和《齊風·猗嗟》就是兩首歌詠美男子的作品。先請看《邶風·簡兮》,原詩如下: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左手執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小龍魚、鹿野薇念 過去帝王有樂府官員往民間采風,民謠往往代表一種政治生態,也是後世眼裏的口述曆史。比如,預言西周滅亡的:“月將昇,日將浸,檿弧箕服,實亡周國。”預言西漢滅亡的“井水溢,滅灶煙,灌玉堂,流金門。”“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還有“鬼在山,禾女運&r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唱:譚晶作曲:薑瑩作詞:薑瑩翻唱:鹿野薇念樓蘭的正午公元前的邊關悠悠的駝鈴回蕩了幾千年古老的情人中亞細亞草原隔世的夢裏深藍色的眼我看見流沙河水我看見大漠孤煙我看見謠不可及的地平線我看見絲路萬裏我看見白發三千我看見海市蜃樓塵封著我看見流沙河水我看見大漠孤煙我看見謠不可及的地平線我看見絲路萬裏我看見白發三千我看見海市蜃樓塵封著諾言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伊什卡老師是邏輯學教授,也是非常出色的歐洲藝術史專家,都不知道他有多麽喜歡辯論,用強大的邏輯把人就碾壓到牆角。人人都覺得他象蘇格拉底一樣固執,人人又都覺得他象蘇格拉底一樣純粹。 他是偉大的蓋爾方德的最後一批學生。從負笈美國到執教歐洲,他的密友圈子裏好多是那些天才的猶太裔學者,包括那個拒絕領獎的GrigoriYakovlevichPerelman---他跟我說佩神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唱:譚晶 翻唱:鹿野薇念 作詞:薑瑩 作曲:薑瑩 樓蘭的正午
公元前的邊關
悠悠的駝鈴
回蕩了幾千年
古老的情人
中亞細亞草原隔世的夢裏
深藍色的眼
我看見流沙河水
我看見大漠孤煙
我看見謠不可及的地平線
我看見絲路萬裏
我看見白發三千
我看見海市蜃樓塵封著
我看見流沙河水
我看見大漠孤煙
我看見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唱:譚晶作曲:薑瑩作詞:薑瑩翻唱:鹿野薇念樓蘭的正午公元前的邊關悠悠的駝鈴回蕩了幾千年古老的情人中亞細亞草原隔世的夢裏深藍色的眼我看見流沙河水我看見大漠孤煙我看見謠不可及的地平線我看見絲路萬裏我看見白發三千我看見海市蜃樓塵封著我看見流沙河水我看見大漠孤煙我看見謠不可及的地平線我看見絲路萬裏我看見白發三千我看見海市蜃樓塵封著諾言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絲綢之路 作詞:Candy作曲:喜多郎編曲:盧東尼 原唱:黃鶯鶯 翻唱:鹿野薇念 越過了濃霧帶著沉默的雙眼 走在這絲綢之路 烈日炎炎風沙遍野奇異神秘的世界 我願變成那迷迷濛濛的輕煙飛向天 無盡無邊仰望著那浩瀚的天 一望無際多遙遠多少曆史在蛻變 多少澎湃在心扉 擁有絲路的雙眼凝視著輝煌的一切 仿佛是流星般逝去的夢境 揮不去那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黃鬆“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收藏鑒藏文化特展”海報元至治三年(1323)暮春(三月二十三日),蒙古公主祥哥剌吉(SenggeLagi,忽必烈曾孫女)在大都(今北京)城南的天慶寺主辦了一場類似“蘭亭”的雅集。在這次雅集中,公主將她所藏的書畫作品提供給與會者欣賞品賞,並請他們為作品題跋。這被認為是宣布蒙古皇族參與中國書畫藝術鑒賞活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朱潔樹程曉筠10月20日,“家·園”城市影像藝術展登陸外灘十八號,用影像的方式展示上海和倫敦兩座大都市的風采。展覽匯集了陳海汶、陳幼堅、王為、孫瑞祥、葉子樂等5位藝術家的攝影、設計及裝置,與此同時,作為上海城市形象推廣大使,上海籍演員胡歌也在現場展示了他的攝影作品。參展藝術家們以“城市”作為各自心目中的“家園”,他們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