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7-12-29 14:08:19)

50年代行政級別評定發過幾份有關文革前行政級別信息和資料,常有一些人的級別好像比我們感覺的要低或高一些(多數比感覺的要低),也有一些網友對給出的一些複製的級別(工資)標準的真實性有疑問,本文可告訴你,那些級別信息資料的可靠度是很高的。雖然我也采用網上查找到的(不是原件的)信息,但對這種信息都分析甄別,可信度不高的我不會采用。收集(文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12-23 15:54:24)

幾份有級別資料的名單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12-16 10:39:44)

貼幾張57年軍官工資單,也是對兩周前發的“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軍隊工資標準”準確性的例證。1956年12月修訂後的工資標準如下:級別級薪軍齡補助金範圍薪、金合計(最低到最高)
軍委主席、副主席:400元0-120元400-520元
大軍區級:360元0-108元360-468元
正兵團級:337元0-101.1元337-438.1元
副兵團級:322元0-96.6元322-418.6元
準兵團級:307元0-92.1元307-399.1元
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是原所裏同學轉來的文章,作者原來是我們所裏的研究人員。技物所氫氣爆炸事故以前聽所裏老的說過,(網友匆匆客在這裏好象也提過,那時技術所在複旦校園內),但原沒有這篇文章詳細。從這篇文章也能了解些那時科研人員的工作情況。-----轉貼者寫現在可以講了的真實故事----錢定榕“現在可以說了”(Nowitcanbetold:thestoryoftheManhattanProjec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網友nnndayd提供了中國作協第二屆88名理事的名單,現把他們的級別附上供參考。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會理事名單
(以姓氏筆劃為序)
丁玲(行政7級)丁毅(行政10級)於黑丁(行政10級)巴金(沒定級) 王震之(沒資料)王希堅(沒資料)王統照(行政9級)王亞平(行政15級) 卞之琳(2級研究員)戈寶權(2級研究員)白朗(文藝1級)田漢(行政8級) 田間(文藝2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2-11 11:58:57)

77年的高考和77級的故事是一個值得談論和回憶的話題。我現在講我76級(工農兵學員)的事是不合時宜了,但大家的回憶讓我想起了我也是在12月(76年)這個月份拿到入學通知的。入學前後的一些事也重現腦際,借大家回憶77級故事時,講一些我76級的經曆,讓大家了解一些不同的經曆故事和感受。   77級的入學之難大家都認同,不說萬中挑一,也是百裏取一。但我感到76[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哪裏能找到第二屆全國作協理事名單?

我以前貼“作家(級別)名錄”時,本來是想以53年選出的88名第二屆作協理事為名錄主體,但因沒找到這份名單,就以文藝4級(行政12級)以上的作家為主體了。後來我也專門搜找這份名單,其他幾屆理事名單都能找到,第二屆88人的理事名單卻沒有,都是以這樣的一句帶過:“1953年9月,全國文協(53年10月,文協正式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56年一、二級教授的評定 1956年的教授級別評定過程很少有介紹。我在上海檔案館看到的資料大概是這樣過程:中央主管部門(高教部、文化部、教育部等)提出各校一、二級教授的初步名單,發各地主管的文教部門(如上海高教局)審核提出修改意見,然後送學校,學校提增減意見,再經各地主管部門報高教部等批準。最初名單是由中央主管部門擬定,地方審核修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軍隊工資標準以前在貼工資標準時也講過軍隊的工資標準,但由於資料不全,有網友指出準確度不高。在查找了不少資料後,基本搞清了從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之間軍隊工資變動的情況,本文我相信是網上能查找到的準確度最高的,貼出供有興趣的網友了解、參考和討論。說明:在1955年3月發行新人民幣前,使用的是舊人民幣,為方便計,這裏(包括55年2月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1-27 12:39:36)

文革前的工資級別資料
前天貼了中央美院和北大曆史係文革前的工資級別資料,西北東南注意到表中“存在一些級別相同,工資數卻不相同的情況”,這兩天也有網友談及50年代的工資標準,我以前發過幾篇有關工資標準的問題,現在歸納一下,讓大家了解和參考。
解放初期的供給製、工資分等實行的時間短,變動多,這裏不作討論。而56年工資改革後實行的工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6]
[67]
[68]
[69]
[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