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指青雲

麗日金輝披彩虹, 悠然靜心望長空。淡飯粗茶不覺苦, 筆指青雲響玲瓏。 身居喧囂大都市,念在方外聽雨風。
博文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曆史上有一樁“智退遼使”的美談,至今還常被人津津樂道。宋朝神宗時,鄰邦遼國強大,宋朝每年要向遼進貢大批的黃金、絲帛以保和平。但遼國在文化上和宋朝相比,還是落後很多,所以遼主耶律洪基很不服氣,總想在這方麵再壓過宋朝才好。於是在一次遣使來宋朝索取貢品時,就出了個奇招。遼使在奏完正事後,便對神宗說道:“俺遼國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康熙皇帝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代聖君,他8歲即位,在位期間,平三藩,收台灣,三征準噶爾叛亂,抵抗沙俄侵略,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他勤政愛民,用智慧和心力治理國家,在他執政時期,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康熙皇帝在位時留下了很多小故事,別看是小故事,以小見大,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體恤百姓疾苦、智慧圓容、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9-07 16:38:48)

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起誓和誓約占了相當的份量。古人在誓約麵前相當敬畏與謙卑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發誓。夫妻成婚之時會拜天發誓永結百年之好,朋友義結金蘭時會擺酒水或設案焚香跪地起誓,如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三人的桃園結義起誓,等等。中國古人發誓的對象一般是神明、上天和祖宗,在古人的觀念中,神明、上天和祖宗都是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8-19 23:15:23)

東漢人仇覽,字季智,陳留考城(今河南民權縣東北)人。他年輕時,是一個十分平凡的書生,鄉裏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到四十歲時,才出而為吏,被選為亭長(舊時縣中的小吏,負責地方緝捕盜賊以及民事、訴訟等事務)。他當亭長時,勸人勤於產業,並製訂地方上的律令。農桑之閑,又讓農民的子弟,到學堂讀書。對於那些遊手好閑之徒,則罰他們種田栽桑,並嚴厲督促。逢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8-19 21:30:34)

唐朝武則天當政期間,孫思邈在嵩山修道。有一年,天下大旱,武則天下令從洛陽挑選上千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前往天宮寺宣講《仁王經》,以求上天施雨。其中有兩位白發飄冉,引起了講僧曇林的注意,於是派人轉告兩位老者事完後到後院一敘。話間,曇林問兩人的來曆。兩位老者說:“我們是伊洛的兩條水龍。”於是,林問:“講經祈雨,兩位聖者是否知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唐代高宗時,八十六歲高齡的朝廷元老李勣(績的異體字)臥病在床,勢將不起。李勣自隋末,就幫助唐高祖李淵打天下,深得高祖信賴。他本姓徐,之所以後來姓李,就是出於朝廷的賞賜(賜其姓李)。高祖以後的太宗、高宗,也都十分看重他,故他曆仕三朝,官至太尉。此時,高宗李治及太子見他病體支離,不覺內心十分憂慮,親賜藥物予以治療。李勣心懷感激,含淚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告別了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市,我乘坐非常方便的阪急電車前往大阪,遊覽位於大阪市中央區(古屬攝津國東成郡)的大阪城公園。大阪城是大阪名勝之一,它和日本的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曆史上的三大名城,別名“金城”或稱“錦城”。曆史悠久的大阪城,由豐臣秀吉始建於1586年,由雄偉的石牆砌造而成,大阪城公園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遠在故國的朋友托人給我捎來一盒精致的茶葉,打開之後捏了一小撮放在茶杯中,再注入剛剛燒開的沸水,心裏就開始默想那茶葉的香味。片刻之後,打開茶杯蓋喝了一小口,不但沒有感受到茶香,口中反而留下了一絲淡淡的苦味。倒是前來訪問我的朋友說:“我聞到了你的屋子裏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由此看來,我喝到嘴裏的雖是苦味,但是那一縷清香確實是從苦茶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朝光緒三年,曾國荃任山西巡撫。當時山西大旱,半年不雨,麥苗全枯,莊稼絕收,豆種無法下地,餓死百姓百餘萬人。都督怕百姓動亂,便以病為由辭去職務。曾國荃等帶領部下到廟裏祈雨。但過了一個多月,仍不見滴雨。
三月乙醜日,曾國荃下達命令,知縣以上的官員,廩生以上的伸士,全到玉皇閣集合,集體祈雨。等眾人來齊之後,曾國荃讓在院中堆滿柴草,並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朝有一個和尚在關帝祠中修行,他心地純淨,修煉精進。但是當時正好遇到地方上土賊橫行。一天晚上,夢到一個神告訴他說:“明天就是你的死期。有一個土賊騎白馬,名字叫朱二,他和你在過去世有宿怨未了,所以逃避是沒有用處。”和尚在夢中苦苦哀求:“願神仙念我今生常修善事,給予救護。”神說:“我不能救你,要想得救,隻有你自己救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