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1989年(平成元年)11月,日本性格演員鬆田優作因膀胱癌去世,當時日本各家電視媒體對此事有大量報道,其情形令人印象深刻。鬆田優作是深受日本人喜愛的個性派演員,死時剛剛年屆四十,英年早逝,民間痛惜聲一片。我在電視裏看到許多年輕粉絲淚流滿麵,泣不成聲,其傷心欲絕情形宛如痛失親人。影視界的許多著名演員出席他的葬禮,麵對電視媒體大家臉上陰雲密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我進外大那年是平成2年(九零年),如前所述,我們那年的留學生有29名,大多來自韓國和中國上海,其餘有數人來自台灣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地。大學裏的同學所選課程各異,除了最初兩年大家在一起上一些必修的日文課以外,彼此並無很多接觸。學校為留學生辟出一間大教室置放儲物櫃兼做休息室,那房間位於教學樓一樓的一個角落,裏麵有些黑暗淩亂,空氣裏充溢著煙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漥田先生和小衫先生之外,還有兩位教授是鬆田先生和國鬆先生。鬆田先生教我們語言學概論。我原以為自己會喜歡那門課的,然而聽了一兩次就聽不進去了。鬆田先生“訥於言敏於行”,上課主要抄黑板,教室裏的黑板可以上下升降,寫滿一塊黑板向上一推,另一塊幹淨的黑板便電梯似的降落下來,先生便又在那上麵奮筆疾書,畫上最新最美的符號。語言學概論不知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7-02-16 04:58:14)
之所以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看的國內央視舉辦的詩詞比賽大會的視頻。詩詞大會非常好,尤其是新勝出的擂主零零後高中女生武亦姝給人印象十分深刻和好感。同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七歲的小才女李尚榮。我想說的主要是這個李尚榮小妹妹,同時也想說說武亦姝姑娘。毫無疑問,李尚榮小妹妹是名副其實的小才女,說她是“神童”也不過分。她其實在更小的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日語裏有個說法叫“年功序列”,意思大致類同於中文的“論資排輩”,歲數自然是“年功”的重要部分,外大日文科的教官(國立大學的教員稱作“教官”,好像算作國家公務員)也不例外。幾名教授都是年紀大的,最年輕的就是助手(助教)。排位最靠前的教授漥田先生應該是年齡最高的,他看著似乎不止六十了,但國立大學教官六十歲退休,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離開日中學院後,我去東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科(係)學習日語。東京外大那時候還在東京都北區一個叫做西原的地方。那地方並不偏僻,可是JR線和地鐵都到不了,隻有“都電”經過附近。“都電”就是那種舊式的有軌電車,頂上一根辮子淩空懸掛在電線上滑行。上海很久以前也跑那樣的電車,後來就絕跡了。東京卻還保留著,隻是車廂隻有一節,不似上海從前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小L比大L小兩歲,個頭略高於其兄,但身體不似其兄壯碩。他那時才十七歲,或許為了顯得老成些時或在鼻梁上架一副黑框大眼鏡。小L從性格興趣到說話方式及行事風格都與大L南轅北轍大相徑庭。但兄弟倆在自信這一點上頗為相似,此外,兩人個性和自尊心都很強。他們兄弟二人彼此不以為然,大L時或當麵嘲笑小L,小L說不過他,但心裏並不服氣,不止一次對我說:那家夥&l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東京時有不少朋友,其中有一對哥倆可算是較有個性或特色的。說起來這哥倆與我還不是一般的朋友,他們的父親與家父是從前的老同學,所以算得上是世交。而且我去日本留學還是仰仗他們父親的大力幫助才得以成行的。 這哥倆大的叫大L,小的叫小L,聽著同大S小S差不多,不過區別還是顯而易見的:這哥倆是男的,那姐倆是女的。大L小L哥倆去日本時都不滿二十,大L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去東京時,因語言不通,對所謂“日本文化”,或者說得實在點就是對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也不了解,故而不少留學生都鬧出過笑話,有時還會引起誤會。我曾經耳聞目睹過一些這樣的笑話或誤會,而自己初到東京時也曾出過不大不小的洋相。先說說自己的洋相吧。我在出發去東京之前,突擊自學了三四個星期日語,生吞活剝死記硬背了幾句日語日常招呼用語。在這些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初到東京時住在田端。田端並不繁華熱鬧,也無甚明顯特色,是個普普通通很勞動人民的地方。但位處山手線圈內,交通十分方便。離開明治學校所在地池袋四站路。坐山手線電車九分鍾抵達池袋,再九分鍾可以抵達新宿。我住在一個叫做菊富士莊的私人木造公寓裏,離車站不遠。樓下是房東,樓上是房客。樓上有七八間房間,外加兩個局促的蹲式廁所。房間分在南北兩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