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三月中旬某日,確切的說應該是十三日那天,中領館忽然有通知說暫停使用的赴中國十年簽證重新恢複使用,可以憑此簽證回國了。乍聽此消息有點難以置信,有點“初聞涕淚滿衣裳”,畢竟這簽證停止使用已有近三年之久,期間回國真好比“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在通知出來的一兩星期之前還陪朋友去中領館申請新簽證,手續極繁瑣,要求國內親屬關係公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曆史上時有了不起的小人物出現,明末清初在江陰寧願斷頭也不斷發組織領導民眾抗擊清軍的閻應元無疑可以算一個。閻應元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他原本隻做過典史,那是一個不入流的芝麻官,大概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方基層小幹部,管點緝捕監獄之類的具體事務,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幹部領導了江陰縣的抗清鬥爭,在曆史上濃墨重彩刻下了一筆。1645年,清軍占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645年夏天,清廷在軍事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僅基本滅亡了大順政權(連大順政權皇帝李自成也被打死);而且輕而易舉地滅掉了南明朝廷,南明原來擁兵自重的所謂江北四鎮和左夢庚部軍隊爭先恐後地向清廷投降。清廷最高統治者多爾袞,看到勝利來得如此迅速容易,認為清朝的兩大對手大順,南明都已經被徹底打垮,剩下的事情不過是接管地方,享受勝利果實而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弘光帝一行從南京倉皇棄城出逃,在溧水失散之後,大學士馬士英帶著數百兵卒護送朱由菘的母親鄒太後前往浙江。五月二十二日,馬士英一行人到達杭州,潞王朱常淓攜在杭州的官員都來朝見。當時,馬士英還抱希望於弘光帝到達蕪湖後依靠黃得功等部兵力扭轉戰局。不久,阮大铖,朱大典和總兵方國安等逃來,方知黃得功兵敗自殺,弘光帝被俘。馬士英失去指望,無奈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揚州失陷,史可法殉難的消息傳到南京,弘光朝頓時陷入恐慌之中。五月初五日,清軍進抵長江北岸,初九日,多鐸命令漢軍正藍旗人梅勒章京李率泰帶領南明降將張天祿,楊承祖等部在瓜州以西十五裏處乘船渡江,在金山擊敗明防江水師鄭鴻逵(鄭成功叔父)軍,隨即登上南岸,占領鎮江。次日,大驚失措的弘光帝和馬士英帶領少數宦官,不告而別朝廷其他公卿大臣,不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軍擊敗大順軍,占領陝西後,多爾袞開始集中兵力進攻江南,以統一全國。清軍三路齊頭並進,中路軍多鐸部由陝西出潼關,經洛陽後趨泗州,揚州,進攻南京,主要對手是高傑部,劉良佐部,和黃得功部。西路軍阿濟格尾隨李自成部大順軍由陝西商洛,入湖北襄陽,荊州,武昌,直到江西九江一帶,除擊潰李自成大順軍外,乘勢解決左良玉所率明軍。東路軍由固山額真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弘光朝督學大學士史可法是“聯虜平寇”方針的倡導者和執行者。自從赴清廷北使團被拒,使團正使左懋第,副使馬紹愉被扣留後,史可法對清廷將南下滅南明弘光朝的勃勃野心有所意識,但軟弱的史可法仍然盡量避免與清方兵戎相見,另一方麵,繼續謀求配合清軍鎮壓大順農民軍。1645年初,史可法安排高傑率軍北上,企圖充當清軍盟友,撲滅“流寇”。高傑出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豫親王多鐸,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忠明統領清兵在懷慶地區擊敗大順軍後,渡過黃河,進陝州,於二十二日推進到潼關。李自成知道,一旦潼關失守,西安在所難保,因此與劉宗敏,劉方亮等大將親率大順軍主力從西安趕往潼關。十二月二十九日,潼關戰役開打。大順軍主將劉宗敏率先出戰,失利。數日後,劉方亮領兵出戰,又被清軍打敗。之後,李自成親自率領馬,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南明弘光朝廷在人力,物力方麵相較於清廷和大順政權占據著優勢。它占據著半壁江山,淮河以南是當時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可是,弘光朝廷腐朽不堪,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傾軋紛爭,尤其是軍隊完全蛻化成了將領們維護和擴張各自山頭的工具,他們怯於公戰,勇於私鬥,遇到農民軍或清軍則不戰而潰,望風而逃;遇百姓卻視如俎上之肉,敲骨吸髓,窮凶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與弘光朝裹足不前,偏安一隅相反,清廷野心勃勃,積極拓展疆土。清廷在山海關戰役後占領了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當時有個別滿族貴族主張見好就收,留置諸王鎮守燕都,大軍退還沈陽。但多爾袞雄心勃勃,決定移都北京,以圖進取。當時多爾袞對能夠進取到多大範圍,心中並無十足把握,他曾說,“得寸則寸,得尺則尺”,有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意味。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