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腥風血雨裏的南明短命王朝(十五)

(2023-03-24 08:58:35) 下一個

1645年夏天,清廷在軍事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僅基本滅亡了大順政權(連大順政權皇帝李自成也被打死);而且輕而易舉地滅掉了南明朝廷,南明原來擁兵自重的所謂江北四鎮和左夢庚部軍隊爭先恐後地向清廷投降。清廷最高統治者多爾袞,看到勝利來得如此迅速容易,認為清朝的兩大對手大順,南明都已經被徹底打垮,剩下的事情不過是接管地方,享受勝利果實而已。多爾袞分別派出明朝降臣前往招撫廣東,江西,福建,湖廣,雲貴和廣西等全國各地,並開始全麵推行一係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政策。被激怒的漢民族由是在大江南北掀起了洶湧彭拜的抗清運動。

多爾袞推行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政策主要有“剃發易服”,“圈地投充”和“緝捕逃人法”。

關於“剃發易服”,最初,山海關戰役後,多爾袞曾經命令沿途各州縣官民剃頭留辮。進入北京後遭到漢族居民的強烈反對,畿輔地區的百姓甚至揭竿而起,多爾袞當時統治尚不穩固,自省操之過急,遂撤回成命。到了1645年五月,隨著大順政權和南明政權相繼被摧毀,多爾袞認為天下大定了,於是六月裏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發,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製”。清朝統治者視不肯剃發易服的漢族官紳百姓為“逆命之寇”,一律斬首,其凶殘暴行在中國曆史上是罕見的。

清廷以所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野蠻手段強迫漢族百姓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由此引起的反抗甚至大規模的武裝鬥爭遍及全國。剃發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導致了長期的政局不穩和生靈塗炭。

 

關於“圈地”。順治元年十二月,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了解決移都北京後大批滿族居民遷移入關定居的生計,發布了圈地令。名義上說把近京各州縣“無主荒田”分給東來諸王,勳臣,兵丁等,實際上卻是不分有主無主大量侵占畿輔地區漢族居民的產業。而且受地的八旗貴族,官兵經常借口土地瘠薄,不斷新圈撥換。

圈地之外,還有所謂的“投充”。“投充”是指投充旗下為奴,具體意思是,畿輔地區大量土地既被滿洲圈占,原住漢族百姓被剝奪了資生產業,而滿洲貴族,官兵自己又不從事耕作,清廷就以“為貧民衣食開生路”為名誘使甚至脅迫漢民投入旗下以奴仆身份耕種田地。漢族勞動者變成了滿族人的農奴,人身依附關係大大加強。“滿洲威逼投充”的現象比比皆是,不願者遭到恐嚇脅迫。

滿洲貴族,官兵通過圈地和接納投充掠奪畿輔地區漢族居民的土地數量十分龐大,如遵化州由於圈占和投充,剩下的納稅民地不到原額的百分之一,薊州不到原額的百分之二。

滿洲八旗人員采取這種掠奪方式,侵占了大片土地和大批勞動力,這是他們建立的一種民族利己主義的新秩序。

緝捕逃人是滿洲貴族推行的另一項民族壓迫政策。逃人問題由來已久,清軍早在入關之前,先後俘掠的漢族人口就達一百萬人以上,當時就有不少人忍受不了虐待而尋機逃跑。清軍入關後,在征戰過程中,又掠得大批人口,加上圈地和投充被逼為奴的人數激增,滿洲八旗貴族和兵丁自己不從事社會生產,他們掠奪的莊園都是強迫旗下奴仆承種,勞作。被逼迫為奴的漢人牛馬不如,子孫也難以擺脫世代受奴役的命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因此悲憤自殺,而更多的人則鋌而走險逃亡。清廷為了維護滿人利益和自身統治,製定並推行嚴厲的“緝捕逃人法”。朝廷專門設立兵部督捕侍郎負責追捕審理,地方官也以緝捕逃人作為考績的重要標準。由於“逃人”是滿人的私有財產(勞動力),滿人不願意自己的私有財產蒙受損失,所以滿洲貴族製定的緝捕逃人條例的特點是薄懲逃人,重治窩主。窩藏逃人者斬,其鄰居,和地方官連坐。這個緝捕逃人法給漢族百姓造成了無數的災難。(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漢人有骨氣的都被殺了。嘆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