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裏有很多好東西,以前陸陸續續說了些.但我對木頭特感興趣,在一樓的歐洲區有這麽一間小屋,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藝術家的天才和工匠們的功底與耐心。
這個意大利15世紀建造的一間用於學習的小屋,由FrancescodiGiorgioMartini(Italian,Siena1439–1501Siena)設計和監督建造。這間屋子的特點是所有的圖形都是由不同顏色的木頭鑲嵌在一起構成的。
[
閱讀全文]

錢包,隨身攜帶的小銀行及身份信息中心,尤其在北美。錢包裏必須有駕照,一般會有幾張信用卡和不等的現金。要是沒它,你都說不清楚你是誰。
錢包要是丟了會很麻煩,需要補駕照,注銷裏麵所有的信用卡,現金損失就不說了,好在一般人不會帶很多。不像在天朝,包裏沒有一遝老毛票都不敢上街。
來美不少年了,錢包丟了幾次,各有各的命運。
第一次丟錢包[
閱讀全文]
前幾天有人在微信裏轉了柴靜的一段話,很快就被封了,但google一下馬上就會找到,
你們這些可惡的中國鬼子,前三十年你們拚命毀文化,後三十年你們拚命毀物質。夜以繼日地挖取地下資源賤賣掉,強拆地麵的民房,汙染河流空氣,用高稅負和低工資榨幹百姓,我們的子孫沒有了生存資源。你們的子孫移民走了。你們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這麽恨這個國家,毀之唯恐不及[
閱讀全文]

前兩天去一古董店逛逛,買了幾件小瓷器,又看上了一對花梨木嵌螺鈿掛屏。掛屏品相不錯,就是有些部位掉了些色。它們掛在店裏有段時間了,原來是四個,主人downsize,家裏隻能掛得下兩個,就把這兩個拿到古董店寄賣。
抓住它們有些缺陷的毛病,很殺了番價,店主征得賣主同意後,以150刀成交,還留了電話,要是主人想賣另外兩幅的話,先會與我們聯係。
二掛[
閱讀全文]

修房子總需要買各種各樣的東西,若是量大的話,會去Lowes或HomeDepot。這幾年去HomeDepot較少,Lowes看起來比較會做生意,申請一個他們的卡,每次會有5%的折價,能省點是點。
出租房附近還有些不算大的類似的店,價錢比Lowes略貴,若是買一兩個小件的話,會去那裏,省去些開車的時間,再說了,算上油錢也差不多了,關鍵是節約時間。去這種店還有個好處是顧客較少,買東[
閱讀全文]

當中國皇帝坐在黃花梨或紫檀椅子上喝茶時,歐洲的王公貴族們是怎樣的情形呢?大都會博物館裏有不少房間裏陳設著中世紀歐洲的房間布置和家具,來一起看看吧。
希臘複興式起居室,1835年
源於古羅馬風格,又名早期古典複興風格,在美國獲得獨立後的30年最為流行。房間裏那套大紅色沙發和椅子最是顯眼,紅而不豔充滿貴族氣息。羅馬柱和浮雕壁爐在當時也是一[
閱讀全文]

我喜歡水,無論是大海還是湖泊,河流甚至是小水塘,都能讓我小激動一下。論其緣故,水麵下的神秘感大概是其中一個原因吧。水的神秘,不像有的景色一眼就能看透。一直想找個水邊的房子住,但許多年前小妹給我算命說我不適合在水邊居住,這可害苦了我,隻好把這個夢想一直壓在心裏很深很深的小角落。世上得東西往往是沒有最美,隻有更美。不住在水邊,但不耽誤[
閱讀全文]

年前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學習了一下,回家的路上去新澤西的幾個古董店轉了轉,人生地不熟的,碰到啥是啥吧。也正好完成從理想到現實,高大上到丐幫收藏的轉變,現實中哪有那麽多的精品呢。
別說,在一家店裏還真見到一件清中期出口到美國的紋章瓷,這個以後再表吧。在另家店裏買了幾件高的矮的花梨木花幾,年頭不老,就不說了,隻有這件被刷了水基塗料的花幾[
閱讀全文]

大都會博物館的二樓亞洲區陳列了中國的家具,瓷器,石雕等,在三樓一角的三個房間內陳列了許多中國從元代到清代珍玩,主要是小雕件。細細看過去,很多都是上世紀初收藏家們捐獻的,由此可看出他們收藏的心境,有時真不是隻為了錢。從中選出一些來一飽眼福。
清康熙12花神小杯
清象牙雕件,這得多大個牙
清犀牛角杯
清晚剔彩開光道教人物漆[
閱讀全文]

大都會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區第五大道與80-84街的交口,背靠中央公園,與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並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主建築物麵積約有8公頃,展出麵積有20多公頃。館藏超過二百萬件藝術品,整個博物館被劃分為十七個館部。在曼哈頓上區崔恩堡(英語:BonnefortCloister)還有第二分館,那裏主要展出中世紀的藝術品。
該館由一群美國公民於1870年發起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