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2-10-05 18:52:57)
孩子一直在藝術學校練琴,八年級的時候,對琴失去了興趣,想改學計算機了。於是報考了本地兩個私校(一個全國前20,另一個全國前50),和一個磁校。然後暑假去中國玩了三個月,在開學前趕回美國。 才知道,被兩個私校拒了(小孩SSAT數學和verbal滿分,閱讀錯一題,percentile好像是99.99%忘了幾個9了,理由是今年的好學生太多了),被磁校waitlisted了,排在第66位。問了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每年nmsf一共16000,八個藤校enrollment正好也是16000上下。但是nmsf和上藤校沒有關係吧 我娃母校2021年和2022年錄取比較 2021年八藤校12人,MIT5人,nmsf14人(其中5人進藤校,3人進MIT),STSfinal1人(哈佛),AIME2人(2人都是MIT),其他USAMO,USACOplat,F=ma,USANO,USABO全部是0。 2022年,八藤校3人,MIT0人,nmsf34人(其中1人進藤校),STSfinal1人(杜克),semi3人(1人UPenn,2人州大),AI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0-03 10:27:23)
二次大戰前後,凱恩斯主義興起和羅斯福新政,衝擊著傳統經典的亞當斯密經濟學,二戰後,全球時興政府幹預經濟,甚至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相信古典經濟學的人越來越少,凱恩斯成為主流。 這時,芝加哥大學的FrankKnight,ThedoreSchultz等人首先對凱恩斯主義挑戰,他們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證明凱恩斯的錯誤,轟動經濟學界,形成了芝加哥經濟學派,附近的CMU大學,西北大學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0-02 12:11:31)
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CMU學生創業的少。引起我對CMU教學的反思。 當年海森堡學物理的時候,成績很差,經典物理根本沒有學懂。老師都懶得指點。讓學長泡利負責輔導。泡利是非常非常聰明的人,什麽東西都很精通,每次物理學會都是口若懸河,眾人隻有一臉懵逼。 連經典物理都沒學懂的差生海森堡,看著沒希望學懂的經典力學,幹脆不學了,根本不理泡利,自己發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09-28 20:42:05)
10年級的時候,娃的學校要求必修一門曆史課:honorsworldhistory,他說他不感興趣。 正好他在研究數據庫,於是我說,你這樣吧:把所有曆史大事,用relationaldatabase記錄下來,於是他把曆史事件分門別類,有政治的,有宗教的,有藝術的,有文學的,有戰爭的,有科技的,再按起始日期,終止日期,有關的國家,民族等等,統統放在數據庫裏,而且可以做出表格,圖形,地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9-27 21:56:34)

娃的一門課都midterm了(兩次midterm),考完了,娃說不難。我一看老師的成績統計,嚇一跳,總分有100分。平均成績居然隻有67分。中位數70分。這挺難的啊。 好在娃說,他考了99分。我懸著的心落了地。我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90多分的。是時代變了,還是因為學校不同?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楊振寧李政道195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恒,1957年立刻得到諾貝爾獎,可能是曆史上最快給獎的。 這個宇稱不守恒,在物理學曆史中非常重要,因為沒有人會意識到宇稱(左右)這玩意居然不守恒。我們之前的所有物理定律,左換右,右換左,物理定律都是不變的。所以這個想法被提出後,立刻被吳健雄證實,轟動所有物理人。 但是楊振寧李政道隻是一個想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早在1953年初,有Kaluza,Klein,Fock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這是規範場論的起點,他們提出5維理論,後來Pauli提出6維理論,Pauli是大名鼎鼎的牛人,一眼看穿問題的實質在於質量守恒。於是物理學界覺得這個工作進入死胡同,因為搞下去無法解釋質量守恒,Pauli就沒有發表,因為他認為存在無法解釋的缺陷。 再後來1954年,楊振寧也開始了這方麵的研究,他出思想,也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9-17 13:24:12)
很多人是看了這本書,https://download.e-bookshelf.de/download/0000/5845/30/L-G-0000584530-0002384412.pdf而誤入礦工歧途的。這本書基本上就一天時間吧。 看完這本書,再看一下Black-Scholes公式,知道如何通過binomial二項式模型進行離散化。時間多的話,看看Heath-Jarrow-Morton模型,這個過程花一個月吧。 接著可以學學Ito公式了,知道一下其他信用風險模型、模擬和預期效用最大化,就差不多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9-15 19:05:34)
一次,我們大學同學reunion聚會,一個帥氣無比的同學A進來,居然沒有其他人認識。 A:“我是xxx啊” “你不是戴著幾千度近視眼鏡,一圈一圈的像兩個打靶的靶心,看人時要貼別人臉上,讀書時要貼在紙上的那個xxx?” “是啊,我做了激光手術,現在完全不近視了,根本不用戴眼鏡啦” “哇,太帥了,太酷了,太神奇了。。。”,眾同學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