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用 Clustering 分析競賽結果

(2024-06-24 09:00:04) 下一個

我早期很多在這裏的想法,好像後來在各州社交網絡上也有了。比如 王閏秋團隊 鴛鴦戰略等等。

這次我 跳出王閏秋 薑萍,看整個阿裏巴巴競賽,我首先畫出名次圖,然後做 clustering 分析,發現不隻是王閏秋團隊,把個人賽 當作團體賽打,而且 在其他大學和數友中也不少見。看圖:


這是除了北京大學和 清華大學的其他參賽者的名次。不難看出,很多同一個大學的不同參賽者的得分是完全一樣的。就像上屆 王閏秋和周英英夫妻倆得分一樣。 可以說,他們基本上是同一份答卷。

再看清華大學的:

顯見,清華大學是多團隊參賽 作戰

最後看北京大學的:

北京大學獲獎人數太多,所以比較難以分析,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見斷層。如果有北京大學參賽者的年級,係科,班級,專業等等信息,可以得出詳細的分析。

總之,大家都是團夥作案,很多初中生,高中生,中專生,都有極大可能是某個團隊的。最後決賽,也是團隊作案,先讓團隊的一名敢死隊在第一時間拿到題目,最後得獎衝刺的,在最後8小時完成,實際用時24小時,用了團隊而不是一人。最後的得獎的,不一定是最厲害的,而是出價最高,得獎用處最大的。

去年所謂的韋神,好像連優勝獎都沒有,而去年的金獎,今年是700多名,他可能今年輪到做董存瑞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第一張圖裏, 橫坐標上每個學校名字是對應一個參賽者嗎? 怎麽好像有些對不上,比如橫坐標上隻有4個南京大學,但圖中的圈中有六個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