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4-02-21 22:25:09)
【詞】:起於五代與唐,流行於宋的一種文學體裁。
【曲子詞】:唐與五代時詞被稱為曲子詞。
【雅詞】:宋以後詞調由俚俗轉為要求雅正,稱為雅詞。
【豔詞】:相對於雅詞而言。
【側豔詞】:即豔詞。
【近體樂府】:“近體樂府”是北宋人給詞的定名。
【寓聲樂府】:自創新曲,而寓其聲於舊調。
【大詞】:宋人以慢曲為大詞。
【小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2-21 21:33:26)
篇一、宋詞章法淺談
所謂宋詞的章法就是指詞的布局謀篇,要講究起、承、轉、合,所謂一氣嗬成,貫珠而下,不露痕跡為妙。
一、上下片   詞大多是雙調,分兩段,即上下片,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篇章。上下片各自又有相對的完整性和獨立性,在內容上各有所側重。常見如下情況:   1、上景下情:   即上片寫景或以寫景為主,下片抒情或主要是抒情。這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大多都是以真實的情感表達了那個時代婦女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使讀者強烈地感受到真實、自然、感人的意境。她的詞無論寫少女的天真活潑,還是寫少婦的相思、愁苦,或者寫老年婦女的悲慘命運,都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情趣和韻味,李清照的詞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最主要的是詞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親身經曆和親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一、“搜剔刳剖”出小說中很多的敘述與表現方法
一部具有博大精深思想內容的文學藝術經典,除了提供給讀者豐富的關於人生、人性、社會、哲學等各方麵的思考,它還有著眾多的敘述技巧和表現方法,而這又是思想賴以表達的有效形式。對這些表現形式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對作品博大思想的把握、理解和研究。精深博大的《紅樓夢》也同樣有著豐富多彩的表現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2-19 11:04:16)

國人對梅花的認識,有一個從實用到審美的發展過程。《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可知鹽和梅是當時飲食中的主要調味品:鹽主鹹,梅主酸,隻有鹽梅結合方能成為美味的羹。在國人眼裏,梅的果實不僅食用,還可以製醬、釀酒,甚至還可以入藥,有收斂止痢、解熱、鎮咳和驅蚊蟲的功效。《詩經召南摽有梅》寫道:“摽(biào,落)有梅,其實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4-02-18 18:15:06)
漫天遍野
一夜的雪隻要你在
就是一張白紙鋪在眼前
蘭若作毫彩蝶引路
心思在磨墨
四季都擠在一起
厚厚的一層冷意
載不動
春夏秋冬的希冀
隻好在冰凍的月夜
在天涯海角每一寸的顧盼間
降落你的天地
看你流淚
看你豐腴的剪影一點點消失
流暢眷戀走出一路的山山水水
潺潺是你的蘭花指
勾勒的夢囈
不敢下筆
驚醒你的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4-02-16 16:29:31)

龍榆生先生紀念網站
1.請點擊以上鏈接,可進入該網站閱讀《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詞學十講》、《中國韻文史》和《唐宋詞格律》等書籍。其中【十講】和【格律】等對欣賞和寫作詩詞很有幫助。特別感謝龍先生在詩詞上的造詣和成書的心血,給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
2.龍榆生先生簡介
龍榆生先生,名沐勳,晚年以字行。1902年4月26日出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2-15 07:50:26)
古往今來,有關詩詞創作方麵的評論和資料,真可謂"汗牛充棟",一輩子也讀不完。具有相當詩詞功底的同誌,可以選擇一點前人的詩話、詞話,今人的詩詞賞析、藝術探幽之類的書籍讀一讀,以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和創作能力。而初學者若想依賴這些讀物來提高自己的詩詞創作水平,那就像進了大商場,商品琳琅滿目,看得眼花繚亂,一時很難選中你所需要的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第二部分
[一]白實之詞,餘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①"注釋:①薑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二]雙聲、疊韻之論,盛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第一部分 [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①”,“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76]
[77]
[78]
[79]
[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