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退休6個月後,我也退休了。
我感到一切心滿意足,應該休息了。我有房,有車,有保險,有存款,我的退休生活應該無憂無慮,沒有後顧之憂的。
回顧我們從分配到貴州山區,在窮山溝裏生活了七年,一路奮鬥,調貴醫任教,報考研究生,聯係出國,在科研上雖不能算成果累累,20多年一共發表60多篇論文,最後以副教授告終。我很現實,我來美國已經43歲[
閱讀全文]
“梅”的最後八年是在UAB的兒童醫院度過的。那時,她已經是ResearchAssociate了。老板是一個兒科醫生,S博士。他對一支肺炎病毒感興趣,此病毒可以引起小兒肺炎,死亡率極高。臨床醫生搞科研,一般對於科研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手段並不熟悉。他把實驗室交給了“梅”,她除了進行必要的實驗以外,還要管理好這個實驗室,從采購簡單的設備,訂購實驗試劑,經濟[
閱讀全文]
工作的最後階段,我調到基因治療中心,其時58歲。
上文已經敘述,第一個老板從不給我書寫論文,我隻能受控於他,不能獨立。我沒有甘心,跳槽!第二任老板無能,我和他共事四年,竟然沒有發表一篇論文,不可思議!自信憑我自己的科研能力,每年發出一篇文章應該輕而易舉的。那時,即使我出了很好的結果,寫成文章,老板常常往抽屜中一放,幾個月都不看一眼。[
閱讀全文]
在退休前5-6年間,大概是我們兩人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時刻,是這輩子的黃金時段。
那時我們在美國已經工作了將近20年,在經濟上不再像剛來美國是那樣拮據。住房已經買下,貸款已經付清。兒子大學已經畢業,沒有額外的經濟負擔。“梅”的英語也已經大有長進,對外應付自如,精神上因為語言障礙引起的壓抑也已解除。她媽媽已經駕鶴西去,她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閱讀全文]
雖然她身體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情緒也有上下波動,甚至有時和我吵吵鬧鬧,但她對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從結婚以後,我們相互理發,她把理發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每次給我理發,專心致誌,一點一點仔細的剪,邊剪邊看發型。每次總是我先不耐煩:“好了,好了,坐這麽長時間,我可受不了。”我給她剪發,就沒有這樣的耐心。後來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後,[
閱讀全文]
她的身體時好時壞,情緒上下波動,就像月兒有陰晴園缺。隻要她身體好轉,情緒穩定,又展示了她原來那種天真,嫵媚,嬉笑,溫柔,感覺就像一股清泉在我胸腔流淌,好涼爽,好涼爽!從我們相愛的第一天起,我就深信,我們一定會白頭到老,永不分離的,無論遇到多大的風浪。
我在探索,如何穩定她的情緒。
一個長周末,有4天的休假。在休假的第一天,她感到心[
閱讀全文]
經過幾十年生活的磨練,人到中年。性情也在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漸漸褪去了年輕時的浪漫,多了一份成熟後的穩重。然而,人到中年以後,由於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幾十年處事經曆,往往成為一個經驗主義者,不大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性格變得更為固執。
我們兩人感情如初,相互體貼,相互照顧。在融洽的氣氛中,我漸漸發現我們之間出現了一條細細的裂縫。“[
閱讀全文]
我的故事—45.財迷心竅
“梅”在一次美尼爾氏綜合症之後,我開始考慮,退休之後如果身體不好,常常處於生病就醫的狀態,退休金是否夠用?因為當時我還隻是助理教授,她還隻是技術員,工資都不高,擔心退休後的福利也不會高。(其實,到退休後才知道我們的福利很好,安度晚年基本沒有問題)。因此考慮是否能在做科研工作的同時開展第二職業,賺點外快錢[
閱讀全文]
91年,從87年算起到美國已經有5個年頭了。我們兩個人工作,雖然那時工資很低,但看到有些中國來的科研人員已經買房子了。那時伯城的房子很便宜,一般房屋大約在6-10萬之間,當然也有超過10萬的。
我的那位領導動心了,一天對我說:“我們也買房吧!”我說:“別急,我先要了解一下買房的行情。比如貸款,住房的區域等等。我們不了解行情,盲目地買房說[
閱讀全文]
“梅”自小體質就差,在南京時經常感冒,她又不喜鍛煉,可以說是弱不禁風,她的體重一直維持在92-96磅之間。來美國之後,空氣,飲食,水質都有所改善,身體漸漸有所好轉。雖然感冒不再發生,但生過兩場大病。
一天從實驗室回到家,“梅”告訴我頭有點暈。我就叫她在沙發上躺著,不要動,我來準備晚飯。不久,她說就是閉了眼請,還可見房子在轉。我[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