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婷的空間

浪花翻騰,複歸於水。人生奮爭,複歸於命。大水在海,大命在天。水靜非死,命息非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文/無忌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6.03.15高一那一年,我得了重病,休學在家。有人給我傳福音,我就信主了。信主之後,我很快脫離了危險。雖然病沒有完全好,但我心裏有了盼望。後來,在一位中醫師的調治下,我的身體基本恢複,可以回學校學習了。可那時我已離開學校5年了。對一個離開學校5年的人來說,回學校和比自己小5、6歲的孩子坐在一起學習,需要勇氣。這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6-03-22 16:26:00)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幾句詩出自曹操《短歌行》,流傳到後世很多人誤解,以為曹操在提倡“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從全詩來看,曹操其實是在感慨時光飛逝,憂愁自己無所作為,勉勵自己要及時建功立業。同樣是麵對著必有一死的人生,有人選擇及時行樂,有人選擇建功立業。然而無論如何選擇,終究歸於無有。聖經也多次用類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人該不該懺悔? 轉載網絡 二戰之後,德國人懺悔了,贏得了世界的寬容;日本人不自省,至今被世界人民揪住不放。關鍵之處在於,不自省、不懺悔就意味著不知錯,不知罪,就意味著那些非人道的做法可能卷土重來。 許多在文革中犯下滔天罪行的人,麵對遠去的曆史,仍然沒有深刻的反思和真誠的懺悔,反而在為自己的行為找著詞語辯解,真是連萬惡的日本鬼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15 16:18:02)

美國曆史頻道最新推出的迷你劇《TheBible》(聖經故事)首播吸引了1310萬觀眾,打破《行屍走肉》的收視紀錄,創下美國2013年新節目的最高收視率!該劇組策劃在複活節播出最後一集,以紀念受難節、慶祝複活節。要了解這部美劇成功的原因,就不得不了解受難節和複活節的由來。 受難節複活節的由來 受難節和複活節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受難節也就沒有複活節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11 19:28:30)

《境界》 為何在死人中尋找活人呢?墳墓不是尋找生命的地方。清明節所傳達的死,與複活節所傳達的活,代表世界的絕望和基督信仰的盼望。因著耶穌,死亡死了!如果沒有複活,人類的哲學、科學、曆史、政治、經濟……全歸虛空。因死亡,終將否定它們展示給人的一切幻相。 文/嚴行 “為什麽在死人中尋找活人呢?” 年年三四月,中國和西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6-01-14 15:12:07)

舊約聖經記錄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個婚姻:“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說: ‘這是我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可以稱她為女人, 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因此男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結合,兩人結為一體。“(創世記2:22-24) “幸福的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或者0.6+0.4=1。不僅婚姻,任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致我的親人:
還記得當年你剛剛畢業留校,校園中走過來的,是你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身影……20年過去,歲月竟然沒有在你青春的臉龐中留下明顯的痕跡:你還是那樣的年輕;人生的道路,在你的腳下也格外地平順:工作,晉級,結婚生子……一切都順理成章;你所追求的,似乎總會是“美夢成真”!
你說,社會這樣恩待我,我也要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7-01錫安的呼喚
華人基督徒多半認為咱們“炎黃子孫”同猶太人一樣,是挪亞(Noah)的兒子“閃”(Shem)的後裔,但是誰也找不到證明這一說法的聖經出處。一言以蔽之,這種說法隻是根據教會傳統,並不是根據聖經。本人在這裏全盤否定這一說法本意並不是要掀起一個“軒然大波”;而是要以聖經為依據來陳述並與大家分享一個塵封已久的信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