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三城記事

在加拿大已經十幾年了。從多倫多到卡爾加裏再到溫哥華,一路走來,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知、所信、所說、所做,都願與你分享。
博文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六章水工生涯(上)
30
以我個人的體會來說,聖靈的感動是十分可貴的!神幫助我、引導我,常常就是通過聖靈的感動。所以我們必須順服聖靈的感動,及時采取行動。如果有感動而不采取行動,時間一長,那感動就很容易被淡化甚至被忘掉。我們買房之後的第一個夏天,一場大雨之後,住在地下室的住客上來告訴我們說,有水漏下去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六章水工生涯(上)
29
眾所周知,在加拿大幹一般的體力活(英語稱為:GeneralLabor)不僅薪水低而且很辛苦。原因很簡單:這種工作,不經培訓的人也能幹,薪水低也有人願意幹。就我自己而言,以前在國內的學曆和工作經驗都不被承認,若要取得加拿大的學曆,以我那麽低的英語水平和40多歲的年紀,實在是難上加難。而原來所學和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五章房子和車子
28
說了房子再說車子。在說車子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考汽車駕照的事情。在加拿大,各個省對於考駕照的規定並不相同。在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簡稱安省)是先要考筆試,筆試合格之後,如果在中國有駕照,就可以直接考路試,否則,必須要等一年才能考路試。如果參加駕駛學校的培訓課程並取得證書,那麽上述一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五章房子和車子
27
房子是買到手了,還是獨立屋,可以稱得上是一棟帶有車庫和地下室的二層小洋樓。但麵臨的問題是,房價的84%是銀行貸款,每個月必須還房貸1200多元,還要交地稅、電費、水費、煤氣費、電視費、電話費,有時還需要付房子的維修費。而收入僅僅是每小時$8元,即使是我太太也打工,合計的收入也是遠遠不夠用的。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五章房子和車子
26
當時我們是租房住,我騎自行車上下班。我在途中要經過一條月牙形的街道,當然是走路程短的那一邊。有一天下午,當我來到曾經來來回回走過上百次的這段街道時,有聖靈對我說話,要我走該街道的另外一邊。實際上,說是聖靈對我們說話,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並不是像通常那樣有聲音經耳朵傳到大腦,而是有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五章房子和車子
25
我們要買房子的事情是我太太首先提出來的。我雖然沒有表達強烈的反對意見,但卻深深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難道在多倫多買房是這麽容易嗎?即使是能夠從銀行貸到足夠多的款而買到了房子,但以那麽微薄的收入,怎麽能按期還貸呢?在加拿大,很顯然,手裏錢多的人可以買房子,手裏錢不多但薪水高的人也可以買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五章房子和車子
24
在多倫多,房子和車子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屬於自己的住房,可以帶來成就感和歸屬感,而車子則是家家必備的交通工具。你掙了大筆的存款存在銀行,但沒有屬於自己的住房,別人會以為你不成功;你從銀行貸了大筆的款,買上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別人會以為你很不錯。當然,買了房就有了房子住,而房地產又往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四章新移民的新生活
23
作為新移民,我們在異國他鄉開始了與在國內時全然不同的生活,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好在士嘉堡是華人聚居區,語言的問題不是難題。另外,這裏的社會風氣很好,市民很友善,通常不存在種族歧視的問題。有一次我們向一位洋人老太太問哪裏有郵局,她說不知道。她繼續向前走,後來看到了郵局,她竟然走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四章新移民的新生活
22
作為基督徒,我們都有一個屬靈的家,那就是教會。我們感到十分幸運的是,我們剛剛到達加拿大不久,我們就有了這樣一個家,那就是多倫多活水堂北區教會。我們在多倫多舉目無親,連一個同學都沒有,初來乍到,麵對一個陌生的環境,英語水平又很低,經常遇到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多虧我們有活水堂北區教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四章新移民的新生活
21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在國內也算是專業有成,我在大學裏學的是采礦工程專業,曾經踏踏實實地下了8年礦井,除了我總是把自己定位成“礦井通風專家”以外,我的專業技術職稱畢竟已經晉升為采礦工程專業的高級工程師,這是實打實的。你如果用穀歌搜索“吳兆君”,那麽所顯示的第一條,就是我發表在國家級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