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瓦良格”剛回到母港就又開始了為期九天的遠航試驗。之所以休整時間這麽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第二次試航效果不錯,並且延長了二次試航時間,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二是艦載通訊等指揮控製係統間的配合和匹配恰當好處,能承擔後續的試航工作,二次試航發現的基本都是小問題。當然選擇在“天寒地凍的季節”試航也是有很多的技術和安全性[
閱讀全文]
中國改建的第一艘航母“瓦良格”號即將第三次出海試航,各種跡象顯示該項目進展順利。從時間上看,該艦8月10日——8月14日第一次試航,共計5天時間;11月29日——12月11日第二次試航,持續時間長達13天;12月21日——12月29日將進行第三次試航,明顯呈現出試航節奏加快、試航時間延長的趨勢。第一次試航後,“瓦良格”進入了船塢,從現在的情況分析,當時確實出現[
閱讀全文]
新華網平壤12月24日電(記者張利趙展)朝鮮官方通訊社朝中社24日在報道中稱金正恩為“朝鮮革命武力的最高領導者”,這是朝鮮媒體首次對金正恩使用這一稱謂。報道說,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24日率領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和朝鮮國防委員會成員、朝鮮人民軍主要指揮成員、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作戰指揮成員、朝鮮人民軍大聯合部隊指揮成員前往金[
閱讀全文]
據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12月23日報道,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已開始小批量裝備新型的殲-8FR偵察機。 殲-8FR偵察機以殲-8F戰鬥機為基礎研製。與早期的殲-8R將航空照相設備置於外掛吊艙中不同的是,J-8FR上的23毫米機關炮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則是照相器材。 除了執行偵察任務外,J-8FR仍具備較強的空戰能力。該機可攜帶PL-8和PL-12導彈。此外,J-8FR還可通過空中加[
閱讀全文]
據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12月24日報道,如果中國能夠接觸到伊朗手中的美製RQ-170隱形偵察機,那麽其很有可能會通過逆向工程學的方法獲取美國人的絕密技術。 近來有傳聞稱,中國最終將有可能接觸到被伊朗攔截的RQ-170無人機,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中國將有望借此掌握多項關鍵技術並將它們用於自己的航空航天計劃,其中包括開發用於探測飛臨中國邊境的美[
閱讀全文]
俄羅斯《消息報》22日援引俄海軍司令部消息人士的話稱,俄海軍將拒絕定購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級軍用氣墊船,因為要騰出資金建造便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裝載的登陸艇。然而這樣一個俄軍裝備采購調整的消息卻和中國扯上關係。有俄媒體稱,中國一直有意購買這一登陸“怪獸”,目的是提升解放軍的登陸作戰能力。對此,有中國軍事專家認為,這種大型登陸船靈活[
閱讀全文]
應朝鮮請求,聯合國大會於12月22日在開會前為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舉行一分鍾默哀儀式。據外國媒體報道,美國、日本及歐洲多個主要國家的代表團抵製了這次默哀活動,而據西方外交家透露,聯合國安理會也已拒絕了朝鮮提出的默哀請求。英國路透社12月23日報道稱,紐約當地時間12月22日下午3時,第6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納賽爾宣布開始默哀。但是,聯大會議廳“空著[
閱讀全文]
據俄羅斯《紐帶》網12月22日報道,俄羅斯已與中國簽署了提供三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的合同。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維亞切斯拉夫·吉爾卡恩透露,這些運輸機將從俄空軍裝備中抽調並轉交中方。此外,俄方還表示願意再向中方提供數架該型運輸機。不過,吉爾卡恩並未透露此次交易涉及的具體金額。吉爾卡恩在解釋向中國出售二手伊爾-76軍用運輸機的原因時表示:“[
閱讀全文]
近日,2011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陳求發作工作報告。會議表彰了2010年在國防科學技術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分辨率CCD遙感相機”項目榮獲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
[
閱讀全文]
環球網(微博)記者張哲報道,芬蘭警方當地時間12月21日宣布截獲一艘從德國駛出、停靠芬蘭、計劃駛往中國的貨船,並在上麵發現69枚“愛國者”導彈及160噸炸藥。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軍方表示,該貨船上裝載的導彈“是通過正式合同從德國進口的”。 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23日報道,這艘船12月13日從德國埃姆登(Emden)港口出發,途徑丹麥,12月15日進入芬蘭考特卡(K[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