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紅豆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個人資料
博文

前些時候接到戈夔先生的來信,談起納蘭容若的武藝問題,他認為“七劍下天山”中隻著力寫納蘭的詞章,而不寫他的武藝,是“美中不足”之處。戈夔先生讀書很勤,他搜集了許多關於納蘭容若身世的材料,說明納蘭不僅是“一介書生”,而且懷有“過人的技業”。
不錯,納蘭容若的確是懂得武藝的。滿族在關外本來就是個遊獵民族,入關之初,滿洲貴族家庭,還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姓名:納蘭性德
原名:納蘭成德
字號:(字)容若 (號)楞伽山人
民族:滿族
生辰:1655年1月19日(陰曆1654年12月12日,即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忌日:1685年7月1日(陰曆1685年5月30日,即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
祖籍:滿洲葉赫
出生地:北京
朝代:清
職業:一等侍衛
享譽:清朝著名詞人
【斷腸聲裏憶平生-總論】
納蘭性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7-18 15:37:08)
來源:納蘭性德吧
(1)順序是這樣的:鑲黃、正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前三個由皇帝直接統轄,稱為“上三旗”,後五個由王公、貝勒統轄,稱為“下五旗”。
八旗製度來源於滿族的軍隊編製,原先隻有四個旗:黃、白、紅、藍,後來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原來的四個旗就成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
從旗子的顏色看,正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納蘭容若的詞中,“愁”字用得最多,幾乎十首中有七八首有“愁”字。可是他每一句中的愁字,都有一種新鮮的意境,隨手拈幾句來說,如:“是一般心事,兩樣愁情。”“幾為愁多翻自笑。”“倚欄無緒不能愁。”“唱罷秋墳愁未歇。”“一種煙波各自愁。”“天將愁味釀多情。”“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或寫遠方的懷念,或寫幽冥的哀悼,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滿人是如何取名的?
滿人舉名不舉姓。而納蘭性德姓納蘭(就是現在的葉赫那拉)名性德(成德),明珠也是姓納蘭名明珠,按照滿人習慣隻叫明珠。
同樣,和珅姓鈕祜祿,他兒子豐紳殷德也隻是名字,姓還是鈕祜祿。
很多書上提納蘭性德,隻提性德或者成德,並不提納蘭,就是因為舉名不舉姓,至於為什麽我們現在都叫納蘭性德,嗬嗬,大概因為詩詞選集畢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豌豆黃兒整理
身後: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
秋,沈宛生遺腹子富森。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性德葬京郊皂莢村。
徐乾學撰《墓誌銘》、《神道碑文》,韓菼撰《神道碑銘》,顧貞觀撰《行狀》,薑宸英撰《墓表》。
董訥撰《誄詞》。
張玉書等六人撰《哀詞》。
嚴繩孫等十八人撰《祭文》。
徐元文等二十七人撰《挽詩》。
蔡升元等五人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公元1682)28歲
是年聖祖出行情況:
二月十五至五月初四,奉天、吉林。
八月初三至十一,玉泉。
十月十九至十一月初九,遵化。按,性德時方出使唆龍,未隨扈。
正月初,朱彝尊還京。
正月十四日,聖祖於乾清宮宴群臣,罷,夜已二鼓。十五日晨,在太和殿賦柏梁體詩,聖祖製首句,明珠等以次賦九十三韻。
正月十五上元夜,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豌豆黃兒整理:
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24歲
是年聖祖出行情況:
閏三月初三至十七,畿南霸州、趙北口一帶。
五月十五至十九,碧雲寺、石景山、南苑。
九月初十至二十六,遵化。
十月初三至十一月二十四,遵化、沿邊。在灤河閱三屯營兵。
歲初正月十七,顧貞觀回南,所攜有性德付編之《飲水詞》。三月,在吳趨客舍會吳綺,綺為《飲水詞》作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豌豆黃兒整理:
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20歲
春,吳三桂等勢熾,湖湘、四川等地淪於戰火。
南懷仁任欽天監監正,所用儀象均依西法新造,傳統漏刻計時改為自鳴鍾。前此數年內,明珠數次奉命往欽天監驗勘,成德或曾隨觀,因作《自鳴鍾賦》。是後,鍾表漸入貴家,聖祖出巡亦以氈車載自鳴鍾計時。
五月,皇子保成生,即後之胤礽。
是年,成德娶夫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豌豆黃兒整理:
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15歲
三月,欽天監監正楊光先革職,比利時人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
五月,輔政大臣鼇拜褫職,禁錮終身。
六月,詔止旗人圈占民地。
六月,明珠及兵部侍郎蔡毓榮等奉詔往福建招撫鄭經。(《台灣外紀》)七月,明珠解刑部任。九月,改任都察院左都禦史。
冬,徐乾學赴會試入京。
是年,陳維崧離京,遊少室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71]
[72]
[73]
[74]
[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