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9-02 20:55:32)
9,東嶽山區,穀雨在他的石屋裏,站在牆根,背對著牆上掛圖,望著跟前的幹部們,興奮得眼睛放光,“我第一師第一旅和魯河軍分區對唐金山兵團的積極襲擾,成功地調動魯文才兵團南返藍穀。現在我軍對魯兵團的合圍已經形成,總攻時間將在兩小時後開始!”轟隆、轟隆,炮彈一陣接一陣地在蔣軍陣地上爆炸,帶起一片連一片的大火,冒起一股又一股的黑煙。爆炸的氣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9-02 05:34:37)
8,太子廟戰鬥結束後,解放軍又對駐守瑤灣的國民黨軍發起進攻,經過多日苦戰,最終消滅了這股敵人。此後,南線敵人像驚弓之鳥,被迫轉入全線防禦。解放軍雖然一再尋找戰機,但敵人始終不敢迎戰。在此期間,北線敵人發現解放軍北麵兵力空虛,就大舉進攻。解放軍北線部隊采取運動防禦,邊打邊退。敵人就一路深入解放區縱深兩百裏,占領了東嶽解放區首府藍穀縣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02 05:31:45)
7,
魯河,龍頭鎮,穿灰色棉大衣的羅正平拎著一個美式公文包,快步往司令部大院走去,高幫厚底的圓口黑布鞋走在幹硬的土地上,沒有一絲聲響。隨著他的手臂來回擺動,手上拎的皮包也來回晃蕩。他走進院子,徑直進了堂屋。披著灰色棉大衣的穀雨和常戈站在屋裏,羅正平進來後沒有馬上說話,他走到亮著馬燈的八仙桌跟前,打開皮包,抽出一份文件,遞給穀雨,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02 05:29:32)
6,由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騎兵、騾馬炮兵、摩托化炮兵、裝甲兵組成的國民黨大隊人馬正沿公路向北開進。皮鞋、馬蹄、汽車車輪、坦克履帶軋在幹硬的路麵上,發出雜亂的噪聲,揚起一陣陣淡黃色的灰塵,飄散在空曠的空中。頭戴大沿帽的唐金山敞著黃呢子大衣站在路邊土坡上,背著手注視著部隊從他麵前經過。一陣風吹來,大衣領子、衣襟、下擺被吹得一掀一掀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9-02 05:26:21)
5,第一師是最後撤退的部隊,1947年1月,他們撤過隴海路,隨後按上級部署撤到魯河解放區首府魯河縣休整。天黑以後,無數星星布滿夜空,密密麻麻,閃爍不斷。一彎新月轉出雲層,發出皎潔柔和的亮光。杏花村,家家戶戶的廚房裏,爐火熊熊,蓋著鍋蓋的大鐵鍋不住地冒著熱乎乎的白氣,散發出小米飯的香味。廚房房頂,一股股炊煙順煙道竄出煙囪,轉眼間消失在寂靜的夜空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9-02 05:24:20)
4,任河圩戰場上,硝煙彌漫,火光衝天。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端槍歡呼著,奔跑著,跨過田埂,跨過平川,跨過壕溝,就像漲潮的海水從四麵八方撲向蔣軍陣地。張皇失措的蔣軍官兵像潰堤的河水,四下奔逃,抱頭鼠竄,陣地上到處都是被遺棄的火炮、槍支、汽車、馬匹。一排炮彈打來、爆炸,一麵蔣軍軍旗被爆炸氣浪掀翻在地,旗麵上靠近旗杆的白底豎條上工整地寫著“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02 05:22:46)
3,
黃淮海第一師師部設在林河城南郊的一座破廟裏,炮彈炸彈不時落在附近爆炸,發出刺耳的響聲,升起滾滾黑煙。後院西廂房裏,常戈和參謀衛儀正在查看牆上地圖。常戈年近四十,連日苦戰使中等身材的他顯得有些瘦長,飽滿的臉龐也消瘦了,兩道粗黑的眉毛格外顯眼,布滿血絲的大眼睛顯得更大。衛儀二十多歲,下巴有點翹。這時,“嘀玲玲”,桌上電話響了,衛儀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02 05:19:05)
2,1946年12月,隴海路以南地區。剛剛結束戰鬥的陣地上,彈坑、彈殼、血跡到處都是,多處大火還在吐著火苗,冒著黑煙。被硝煙熏黑了臉以及灰布軍裝的解放軍戰士依偎著戰壕,默默地凝視前方。二十七八歲、身材瘦長、濃眉毛、高鼻梁的解放軍一營營長馮滔趴著戰壕邊,拿著望遠鏡正在觀察前方。瘦小的營部通訊員葉津跑過來,氣喘籲籲,充滿稚氣的臉上紅彤彤的。“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9-02 05:14:43)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又是當年那場震撼世界的內戰的產物。當然,一直有人對那場內戰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誰也無法否認,在很長一個時期內一直是強者的國民黨最後卻被作為弱者的共產黨戲劇性地打敗了。所以說,這段曆史本身就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筆者現在就以這段傳奇曆史為背景,講述大傳奇裏的小傳奇,一個關於兩個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萊蕪戰役的另一麵:敵情多變,險象環生
萊蕪戰役作為我軍在解放戰爭初期第一次漂亮的大殲滅戰早已載入曆史。現在,我隻想根據近年來披露的新史料談談萊蕪戰役的另一麵:敵情多變,險象環生。
1947年1月27日,駐紮在山東江蘇邊界江蘇一側的原國民黨起義部隊郝鵬舉部隊公開叛變,並逃到國民黨統治區。郝部曾在1946年1月舉行反蔣起義,投奔解放區,受到解放區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