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圓最愛還是黑芝麻,尤其是古法手工製作的湯圓,芝麻和豬油的回甘香甜讓人有意猶未盡之感。
今年做的湯圓深受90後歡迎,藍婆婆感覺他們這一代的味覺跟我們這一代的味覺也有了代溝。不知道吃膨化食物長大的孩子們是不是還能體會到鮮榨豬油的滋味。
小美女纏著我讓我傳授廚藝,想了想還是把方子寫下來,以後方便吃貨們查找。
原材料:
150克黑芝麻
20克[
閱讀全文]

“五花馬”、“千金裘”、“調素琴”、“詠金經”唐代詩人筆下的形象鮮活生動地展現在法國人的眼前。文化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盛世繁華之中又更為璀璨奪目。有幸在巴黎親眼目睹到大唐榮耀,成為曆史見證的一分子。“五花馬”不僅體態豐滿,大眼睛的神韻也是靈動可愛的,給人的感覺是有點小驕傲,有點小脾氣。唐代的金銀器皿的[
閱讀全文]

甜蜜~
PierreHerm的果醬,一層覆盆子、一層玫瑰、一層荔枝,味覺從酸甜到香甜再到清甜,如同品嚐美酒,層次漸進,餘味無窮。
[
閱讀全文]

今年巴黎傳統華人區三區掛上了紅燈籠讓巴黎華人的過年氣氛更加熱烈,真心祝願中法友誼長存。
福哥給坦親們拜個年~
祝大家巳巳如意,年年有魚~
[
閱讀全文]

第一次知道麅子肉還是從《紅樓夢》裏得知。在年近冬至的日子,哥哥妹妹們圍著火爐烤著鹿肉、麅子肉。滿人愛吃野味,鹿肉補腎冬季食用有溫煦之功效;麅子肉肉質鮮嫩,有“瘦肉之王”的美稱。法國人愛吃,飛禽走獸皆可食用,在聖誕節的美食中有一款叫做galentine的麅子肉凍卷,一層肉凍、一層白肉、一層麅子肉,中間再卷上肝泥。雖然沒有炭火燒烤之趣但是吃的[
閱讀全文]

又到周一早上啦,在巴黎有陽光的早上來上一杯咖啡和一份巧克力酥皮麵包,給這一周帶來一個美好的開始。
曾記得有人問藍婆婆:感覺您是在愛中長大成長,所以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美好。
我回答:其實人生都是起起伏伏,有愛就會有悲傷。
怎麽突然會想到這個話題,因為周末看了一場法國小眾電影:LesBoulesdeNoël(聖誕節的彩燈)。
電影開始的一幕是一對夫妻[
閱讀全文]

這隻叫Poopy的貓咪在法餐廳躺平的生活真是喵星人的幸運兒。
周末愉快~
[
閱讀全文]

感謝巴黎的中文書店還有支持這片中文天空的勇氣和夢想~
感謝生活中能遇到善良可愛的人。
[
閱讀全文]

終於排隊等到了,美食的體驗就是不斷地挑戰。這一份蝸牛才7.5個大歐。餐廳建於1832年,雖然裝修有些陳舊但是不減少它的人氣旺盛感。[
閱讀全文]

在河口鎮腳步沒停,中午飯直接省了。晚上到了東京想吃點熱乎乎的湯麵。
放下行李直接去銀座找食兒,沒想到銀座的大商場關門早,找到的這家麵館是在銀座的某個巷子深處。日式豚肉麵,豬骨湯的香味濃鬱鮮美。
來個簡易版的壽喜燒
第二天早上對著晴空塔吃早餐,吃的是一個心情。
日本人也愛用麵條當早餐,
在淺草寺吃的抹茶刨冰,這份量感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