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10-16 20:57:34)
我和老公踩著國慶長假的尾巴上了黃山,我們乘車抵達雲穀寺,開始徒步登山。上了光明頂,又去蓮花峰,下山到玉屏峰、、、、、、天氣格外晴朗,黃山毫不吝嗇地將其美麗的容顏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常驚得我們忘卻呼氣。黃山的美麗已經被無數文人誦詠過,我就不在此畫舌添足了。說點兒與美麗的黃山石和奇異的黃山鬆不搭界的,說說我不經意間領略到的男女恐高的不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10-15 21:31:36)
我們與一幫朋友出去吃飯,大家把點菜的殊榮賦予了我老公。老公點完了菜,服務員勸他再點些。老公說菜已經點得夠多了,服務員便向我們兜售飯店的“招牌菜”。老公瞄了一眼菜單,“再來個你們店的招牌雞吧,”服務員得令走開了。原本在聊天的朋友們哄地一聲大笑起來,老公轉向大家,“笑什麽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剛出辦公樓,見路人甲走過,他偏過頭望了眼路人乙,眼睛一亮,“哎,你長得特象一個演員!”
路人乙麵露喜色,“我長得特象哪個演員哪?”
路人甲盯著路人乙,一副動腦筋的樣子。“他叫什麽名字來著?、、、、、、總是演壞人、、、、、、去年剛死了的那個、、、、、、”
路人乙臉上的喜色逐漸消失,代之浮現的是慍怒,剛要開口說什麽,一輛公共汽車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起"養生",有些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言之有理,無從檢驗。我乃俗人一個,不懼皺紋增長,但恐精力逝去,故對身體保健略加注意。
我以為“急功近利”乃"養生"大忌,友人戶外鍛煉七日,秤上不顯功績,故棄之,曰"實乃耗費晨光"。麵對數十年積攢下來的脂肪,我倍升敬意,惶惶然不敢一刀切下。付之與每日早操、徒步夕陽,輔以控製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0-08-15 21:56:42)
老鍾在外地工作,與妻兩地分居,同單位有個老鄉小王與他情況相同。
小王不常回家看老婆,但老鍾時常乘機朝家跑。小王有些不解,“老夫老妻的,用得著跑那麽勤嗎?”
老鍾據實相告,“我就是想我那半塊兒金磚,想抱抱我那半塊兒金磚。”
小王聽後大笑,“真夠財迷的,金磚隻買半塊,還老想抱著。”
小王把這事說給我聽,我才知道老鍾的妻子比他大一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8-13 22:49:20)
聽說有個名叫張悟本的把國內的綠豆價格給炒上去了,我也跟這兒炒一樣東西--紅棗。
一次聚會時,朋友小M介紹說“要想身體好,每天吃仨棗兒。”我把量給翻了一倍,每天吃六兒棗,感覺仿佛對改善睡眠有所幫助。繼而向老公推銷紅棗,他總是說,“吃著好你就繼續吃,我們家有一個代表就行了。”
老公前段時間入睡較慢,打上了安定的主意,每晚一顆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8-13 22:22:48)
那天幫女兒搬東西,我把她準備扔掉的過了一遍,留下了幾件可以用的,我對女兒說“看我都成撿破爛兒的了”。女兒馬上糾正我,“媽媽,你是收破爛的。”
不少朋友每每與我女兒接觸後,都禁不住讚歎我女兒的中文好。女兒MM的確能自如地使用漢語與我們交流,還時常準確地應用成語,時不時地還會用中文給我們發電子郵件,真是令人高興。
女兒從小遠離母語,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8-13 21:30:32)
這兩天一首兒歌在腦子裏盤旋,可又不完整,害得我寢食不安。我狠狠地地想,“你跑到哪裏,我都要把你囫圇個兒地從記憶深處挖出來。”那是首女兒小時候背誦過的兒歌,我清晰地記得她給我婆婆表演那首兒歌時的樣子。
這樣熬了兩天,我老公都有點兒擔心了。“幹嘛那麽心事重重的,說出來聽聽。”
我不得已道出事情的原委,把我老公樂得夠嗆。“來來來,你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有一次突然襲擊回家看爹娘,結果我娘去外地了,剩我爹在家當聖人。
詢問爹爹肩關節是否還經常肇事,答曰“常常搬磚,還真不需要那些個藥了。”
我說“您還玩真的呀?那些體力活兒讓小毛頭兒幹就行了,用不著您在那兒身先士卒。”
“這孩子,小小年紀記性怎麽這麽差?”爹爹嗔怪道。
“噢,您整日介忙著修長城呢?”我恍然大悟。
我們父女倆正聊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8-02 21:10:56)
單位裏有些上海援助內地的職工,帶來了不少江浙一帶人才有的生活方式。精打細算,那可是上海人的高明之處,吃小田螺算一個,吃東西少量多餐也算一個。不少人對上海人家的生活產生了好奇,小王就是其中之一。
單位調整住房,小王的師傅上海人老謝榜上有名,分到三樓的一套兩居室。小王積極報名幫師傅搬家,暗自思忖“倒要看看上海人家有多特別,馬桶是什麽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