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美冷戰絕密檔案密謀進攻中國核設施
政府對毫不知情的平民進行細菌實驗;情報部門招募心靈感應學家充當間諜;美國將軍密謀進攻中國的核設施;政治家秘密建造“末日避難所”;洲際導彈7分鍾之內必須發射……如此種種駭人聽聞的場麵並非好萊塢大片,隨著冷戰的結束,大批解密文件將冷戰中的一個又一個秘密展現在世人麵前。
目標:舊金山
在[
閱讀全文]
,美國人太闊氣了,光一個原子彈試驗都‘矛起來搞’(很用心的意思),把一個艦隊都敢賠進去了。”<br><img src=http://61.129.89.199:8088/img/200902/16/19/12910451971452734351.jpg><br>1946年在比基尼作為靶船的美國“獨立”號航母在遭受“Able”轟炸後起火燃燒<br><br> 目睹兩次核爆炸<br><br> 7月1日淩晨5時40分,一架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29轟炸機從誇賈林島起飛,開始執行“Able”核試驗任務。上午8時59分許,B-29轟炸機投下原子彈,45秒後,這顆威力相當於2.3萬TNT炸藥的原子彈在靶艦“內華達”號戰列艦上空120米高度爆炸。為保障參觀人員安全,在原子彈爆炸前2分鍾,“班納特”號和“藍嶺”號兩棲指揮艦上的參觀人員均戴上特製護目鏡,以保護眼睛不受核試驗產生的強光傷害,直到艦上廣播下令才能拿下。<br><br> 原子彈爆炸後,立即產生比太陽光強過數百倍的強光,隨著爆煙上升,參觀艦在18公裏外也能看見紅光黑煙衝天。趙忠堯默默注視著冉冉升起的蘑菇雲。他將目測出的數據牢記在自己的腦海之中。中國什麽時候才能釋放出這樣巨大的能量?<br><br> 7月25日上午8時35分,美國海軍又在比基尼島水域進行“Baker”核試驗。結果,“Baker”核試驗依然驚人,威力相當於8萬枚魚雷的原子彈在淺水區爆炸,爆炸中心半徑150米內的戰列艦、300米內的航空母艦和450米內的其他艦艇如小孩玩具一樣被炸得千瘡百孔。<br><br> 試驗結束後,美軍接待人員問各國參觀人員,“誰願意冒險去考察被炸靶艦內部情況?”要知道,核試驗所造成的放射線依然具有強大的殺傷力,最終隻有中國、英國、蘇聯和波蘭代表要求前往。<br><br> 經過實地考察,侯騰和趙忠堯發現,通過對比“Able”和“Baker”核試驗,空投原子彈攻擊水麵目標的威力遠小於攻擊地麵目標,靶艦攜帶的生物死亡率約為15%-20%之間,艦艇內部設備損傷也不大,食品也沒有受到核輻射汙染。不過,“Baker”核試驗卻展現了另一種景象,淺水區爆炸的原子彈激起大量含有放射線的水霧並侵入船艙內,因此對艦艇內部生物造成巨大殺傷。<br><br>資料圖:我國核事業先驅者之一趙忠堯<br><img src=http://61.129.89.199:8088/img/200902/16/5/18220761133536583237.jpg><br> 趙忠堯:中國核事業先驅之一<br><br> 觀摩完比基尼島核試驗後,侯騰先行趕回重慶述職,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太平洋原子彈試驗報告書”,詳細介紹核試驗的過程,並提出當時還頗為新穎的核防護概念和如何應對核時代來臨的相關建議。侯騰的報告書得到蔣介石的首肯,並要求國防部照此推進核研究事業。此時由於國民黨政府忙於打內戰,腐敗成風,政治局麵和經濟形勢混亂不堪,籌建核科研機構的原定目標注定是水月鏡花。不過據台灣方麵的檔案記載,侯騰報告書共存有3個副本,其中兩份在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潰退時遺留在南京和上海,可能被新中國接收。<br><br> 在參觀完比基尼核試驗後,趙忠堯設法回到自己曾經攻讀博士學位的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加速器設計和製造相關知識。趙忠堯利用與老師、同學交流的機會,在加速器操作台和零件上爬來爬去,獲取加速器設計和製造的細節知識。<br><br> 在此期間,南京中央大學校長吳有訓和中央研究院總幹事薩本棟秘密籌集12.5萬美元,交給趙忠堯,作為他購買實驗設備和個人生活之用。趙忠堯仔細核算,訂購一台普通加速器的價格起碼要40萬美元,而且還拿不到出口許可證,因為當時美國政府嚴禁此類尖端科技產品出口。趙忠堯隻能在美國秘密訂製一些無法在中國製造的精密部件,其他再回國組裝。<br><img src=http://61.129.89.199:8088/img/200902/16/35/16520601081308469003.jpg><br><br>資料圖:1946年7月比基尼核試驗中被Baker炸沉的“薩拉托加”號航母<br><br> 1950年8月29日,趙忠堯不顧國民黨當局的阻撓,決定和錢學森夫婦等一起返回新中國。1955年,趙忠堯用帶回的零件和器材,主持建成中國第一台70萬電子伏的質子靜電加速器,1958年又主持研製成功250萬電子伏的質子靜電加速器,這對我國的核事業具有重要作用。他也成為中國核事業的先驅之一。▲<br><br>)
Zt:1946:美國比基尼島核武試驗:1946年中國核專家曾受邀觀摩
資料圖:1946年美國在比基尼島試驗核武器場麵
1946年7月1日上午8時59分50秒,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中的比基尼島出現一道強烈閃光,隨後海麵上升起一朵蘑菇雲,美國為測試核彈效能而進行的“十字路”行動正式展開。此刻,遠在核爆中心18公裏外的美國兩棲指揮艦“班納特”號上,來自中國的觀摩賓客—[
閱讀全文]
Zt:軍事曆史:美軍犁頭鮫號反潛核潛艇緣何沉沒海底
09-6-25
20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核潛艇發展迅速,對美國航母作戰群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迫切需要對付前蘇聯核潛艇的多種手段。於是,美國海軍開始建造反潛核潛艇,“犁頭鮫”號(SSN-665)就是其秘密武器之一。該艇1964年前後在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馬雷島海軍造船廠建造,1968年7月27[
閱讀全文]
ZT:共產黨軍隊在抗戰時犧牲的高級將領不比國軍少09-6-24
詳見如下:
共產黨軍隊在抗戰時犧牲的高級將領名單
現在,一些精英和洗腦大學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聲浪,核心是“重寫抗戰史”,
為什麽要“重寫”呢,明說是要“揭開曆史的迷霧”,暗喻是國民黨“正麵戰場”
才是抗敵的主軸,主軸無疑也含有“中流砥柱”的意思。
“重寫”們的一個“鐵[
閱讀全文]
ZT:軍中論曆史教訓:中國發展戰略產業需防國際暗算
09-6-24
年初中國說有能力製造航空母艦,現在又提出要發展大飛機,一時引起世界高度注意。其實,中國自己也應該引起足夠的注意:涉及國家戰略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開放的體係中外力可以介入的情況下,事情往往並不像工程隊按照藍圖施工那樣簡單。
一、戰略產業是國家發展、國防安全的根基和支柱
09-6-2[
閱讀全文]
ZT:中國鐵礦石進口過度集中09-6-24東方財富網
隨著鐵礦石談判雙方態度的持續強硬,談判破裂的風險越來越大。一旦傳統的年度長協談判模式崩潰,中國麵臨的鐵礦石供應環境將更為複雜。
蘭格鋼鐵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年進口鐵礦石量從1979年的738萬噸發展到如今的4億多噸,對外依存度高達60%,與40多個國家都有進口貿易,但長期集中在澳大利亞、巴西和印[
閱讀全文]
Zt:6-24:印度,青藏鐵路,中國,和俄羅斯
09-6-24
青藏鐵路的貫通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內地的人員部隊和物資大量運往西藏,形成優勢;從長遠來看,它也能加強我國對西藏地區的文化、宗教和民俗的交流,讓世界更好的了解西藏,了解中央政府對西藏少數民族的政策;此外,還有外界猜測的所謂鐵路發射的戰略彈道導彈(不管是否有無此計劃)及雷達站。這就更加加重印[
閱讀全文]
ZT:書評:美國欺詐全球真相:
拉攏腐蝕各國政治經濟精英
09-6-24閱讀《經濟殺手:美國欺詐全球真相》
聯合早報●吳啟基
書名:《經濟殺手:美國欺詐全球真相》
作者:帕金斯(JohnPerkins)
翻譯出版:中信出版社
有些評論在談到這一波的金融海嘯和經濟危機時,把矛頭對準了在各方麵一直稱雄世界的超級強國——美國。說它是買空賣空商業手法的大黑手。[
閱讀全文]
Zt:6-24:朝鮮警告日本如果檢查其貨船將遭到無情報複
日本《產經新聞》24日報道說,朝鮮中央通訊社23日就日本可能依安理會決議檢查朝鮮貨船一事發表文章稱,如果日本這樣做,那將是對朝鮮的“戰爭行為”,會遭到“無情的報複”。
報道稱,朝中社的文章針對聯合國安理會對朝製裁協議通過以後,日本將對進出朝鮮的所有船隻進行檢查一事,朝鮮應采取的[
閱讀全文]
ZT:這七十來年的日子:為了贖罪在中國“為人民服務”的前日本兵
09-6-23
為孩子診病
70多年前,他作為一名日本士兵,參與了侵華戰爭。6個月後,因為“看不慣軍隊燒殺搶掠”,他逃跑了。因為回不到家鄉,他輾轉來到山東濟南,並在這裏安了家,從此再沒離開。剩下的70多年裏,他盡全力幫助周圍的人,並拒絕了回日本。他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贖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