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帕戲君子,芳顰笑鏡中

風起風平,瘋來瘋去,風過留痕
個人資料
fpxjz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9-05-09 10:00:20)
看了罷爺的答貼,我意識到我們所說的有些不同。他認為網人一般內心都孤獨些,所以要是碰到了能讀懂自己,使自己感到溫暖的人,並且被自己所欣賞的人時,心動就不可避免。所以關鍵是否應該接著網戀,或者是怎麽個網戀法。
關於心動這點,我絕不否認。可能是因為有空間的屏障,網人間交流的顧忌反而少了,很多人反而更容易傾吐出平時不易出口的感情,會比麵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09 10:00:05)

碰巧昨天看到文學城裏的被稱為怪義俠的罷了"大放撅詞"答別人關於網戀的問題,先抄一段:
---------
提問:如果你心儀你的一位異性朋友,但他是有另一半的人,你隻是想與他的友誼保持在精神上,你會怎樣做:直接告訴他、寫一些間接透露心情的文字、經常找些借口與他多接觸、以上都可以,或是其他的做法。
罷爺答道:首先,你要了解對方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聽到這首老歌,伴著外麵的雨聲,想起了我曾經愛過和愛過我的人。每個人都帶給我過快樂,都給我留下美好的記憶。雖然有過遺憾,雖然有過眼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中的他們總是那麽溫馨,還有一點點淡淡的憂傷。愛應該是美麗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忘記曾經的爭吵,曾經的恨,記住那些快樂時光。
Toallthegirlsi'velovedbefore:WillieNelson&JulioIglesias
ToallthegirlsI'velov[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5-05 14:26:46)
(我保證這可是清醒時寫的,不是酒後亂言)
前些天看人寫女人喝了酒又是怨又是恨的,覺得莫名其妙的。倒是勾起了我的酒隱。
小時候,家裏聚會,大人們總是要來點酒。我媽媽家女人多,外婆和外公又是南方人,所以自外公去世後,就幾乎沒人喝酒了,隻有人吃酒釀。還記得我小時候跟著外婆去樓下買完酒釀,高興地喊:酒釀來了!鄰居小朋友都奇怪,你哪裏來的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近幾日有一網友很氣憤網上對張的推崇,理由是她當年在日占時還是偽政府下的交際花,還愛胡這樣的漢奸,應受到大家的鄙視,進而感到很氣憤。我不了解她的曆史,也沒查到什麽,不知茶客們是否有知道的。下麵是我給他的回帖,談談我怎麽看文人的作品和為人。
------------------------
我向來認為,評論一個文學作品要就作品而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真是全心地奉獻給你愛的人,就不會有那麽多精力去找情人。所以有人說XX愛得辛苦,可我覺得隻有愛得辛苦的人才愛得專一,愛的專一的人,其實少了很多麻煩,活的反而簡單輕鬆,旁觀者不明白就是了。
有了一個你的愛人,剩下的地方和精力是給你的朋友們,所以好朋友也不會太多,知音更少,因為都需要維護。酒肉朋友要多多,不需維護,一起享受。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剛看了洋蔥報,小有收獲。
美國各大企業變綠方法(算了,大家都懂英文,我就不翻了):
Americanairlines:runningenginesonlyhalfthetimeonflightslongerthan2hours.
GM:notrunninganyofitsfactories
Wal-mart:cashiersnowmakethe"boop"soundwiththeirmouthswhenscanningitems,savingthecompany28wattsofenergyperyear.
HomeDepot:onlycuttingdowntreesfromforestspeopledon'tknowaboutye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想安靜兩天治治感冒,偏偏愛壇為這問題吵了一天。大多數女人認為如果男友非說結婚後你要去工作,或你不工作就不願意養著你的男人,嫁不得。而男人有些(膽大點的)認為,憑什麽男人就要養著女人。我覺得這茶館裏看官中立些,就幹脆把主要的帖放著,我下去喝點菊花茶,消消火。[頭一炮]在北美找老公來源:無銀於09-04-2307:26:58
不要找那種總是鼓勵你獨立,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23 09:45:56)
(前一段跟一網友聊起很有感慨,我就截出我寫的幾段,看看大家怎麽想)先講講兩家孩子的事:一家人我認識他們也十幾年了,他們兒子和我的從生下來就是朋友。真是我看著長大的。我一直很喜歡他,心靈手巧,現在也是全A還越幾級的。一周末我們住在他們家。他爸在外地工作,隻有周末回來;媽媽以前是全職媽,今年才在學校幫廚。這個孩子(J)十歲出頭,前一段就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以前上文學城隻顧著在壇裏灌水。直到幾周前壇裏幾個兄弟姐妹揭竿而起,建了個群組,我才發現原來城裏還有這麽多小團體。後來到處一轉,又發現這多數竟然還是秘密團體。其實拉幫結派,組織團體是從小就訓練出來的。記得上幼兒園時,我好吃肥肉,不吃黃花菜,在吃打鹵麵時,就一幫小孩子組成了肥肉-黃花菜交換小組。這是咱加入的最早的組織了,還是秘密的。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