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人生

這裏是《常青人生》論壇的文庫
博文


小學的細瑣回憶.
先說明一下,照片是GOOGLEEARTH上找來的.要謝謝拍照的兩位先生.
風中秋葉的佳作,勾起我沉澱在心裏的很多細瑣的回憶。很巧,我與他是同一年上的小學。
我在小學同街,相鄰一幢樓裏上了一年幼兒園大班,接著上小學的.據說幼兒園與小學屬於一個街道委員會管轄,所以報名什麽的很簡單。拿著幼兒園的畢業證和老師的評語,沒費什麽事,就報上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麗的英英姐姐
那一年,當我聽到大型舞劇《絲路花雨》中的英娘扮演者傅春英,在家不幸被入室搶劫的歹徒所殺害的消息時,我哭了。從那時候起,就一直想寫點什麽,來紀念緬懷我在大院裏的兒時夥伴兒,美麗的英英姐姐。
那時候,我和英英姐姐都住在金城一個叫做段家莊的大院裏,中央電視台的女主播李修平,也是我們大院裏的孩子,這是題外話,先擱一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留守女孩兒2008-09-0408:29:19
我上小學的時候,父親被發配到甘肅青海交界處的紅古川五七幹校勞動改造,哥哥姐姐和一群出身不好的狗崽子們,被流放到甘肅的玉門鎮插隊落戶,那是一個連春風都懶得光顧的苦寒之地。我跟著留守的母親,在黃河邊,被叫做金城的省會裏,開始了我的留守女孩兒的生活。
母親本來話就少,現在顯得更加憂心忡忡。為了讓母親開心一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60年,小學老師來招生,我去參加入學考試:老師問了家裏的情況,又指著一個字問認不認識這個字,我說:“市,廣州市的市。”老師又問:“會寫嗎?”我寫了“廣州市”三個字。老師說:“誰教的?”“我自己學的。”“真聰明!”就這樣我成了醫靈前小學的一年級學生。48年前的事,我竟然依稀記得,這緣於老師說的三個字“真聰明!”這在我的心靈裏可是人生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真幸運,從懂事起就碰上解放軍攻打濟南。我家住在南門,記得國民黨困在城裏沒糧食,就到各家搜糧食,我家藏了一袋白麵在母親的床底下,母親在生病,他們也進來搜出來,搶走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親哭,讓國民黨兵氣的。解放濟南炮轟時,記得媽媽抱著我躲進我家後院挖的防空洞裏,爺爺則躲在門後,結果耳朵被震聾了。攻完城,仗不打了,母親和二妗子上街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年前,公司派我回中國北京工作兩年。北京可是我的老家誒!下了飛機搭了個“的”,沿機場高速上三環,一陣風兒是的就到了家門口,還沒等進家門,就碰到了當年中學的老班長。老班長姓王,我倆是鐵哥們,住在一條胡同裏,從中學到兵團一直在一起。鐵哥們相見份外高興,一陣熱烈的問候之後,他帶著一幅神密的表情,悄聲對我說,回來的好,回來正是時候,有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19 11:41:46)
大概中學三年級,那時候已經有點狼性了,爛童子們每天在背後指指點點:那個妞還是個皿冰,那個妞已經是個優秀娘子軍,掛上武裝帶,全副武裝了.
俺也開始跟著東張西望了.
有天上課途中,有人說,快看,那妞漂亮,那脖子的皮膚向牛奶一樣白.
漂亮到是沒所謂,我還沒多大感覺,好象都一樣,可是那牛奶脖子讓我感興趣了.
要知道,那是70s中,牛奶這好東西不是人人都有得喝,更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幾十年過去了。要說小學同學映象最深的非Sun同學莫屬。
我就讀的小學位於法租界人民劇院旁,新成裏內-新成裏小學。文革期間在紅紅火火的改名運動中被哭笑不得的冠名為-張思德小學。
文革期間的小學也是運動不斷,少先隊被紅小兵所代替。為了鬧革命,宣傳毛澤東思想,連小學都成立了紅小兵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大約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江遊也參加了張思德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鄉下孩子上學年齡參差不齊,同班的可能相差四五歲。我小學到高中都是班上最小的。我上學時才五周歲半,上學前父母對我生活上的訓練遠遠不如同齡孩子,學習倒是跟得上,其他方麵遠遠沒有準備好。所以剛上學遇到很多麻煩,比如不敢過水溝就哭,路上遇到狗也哭,鉛筆丟了也哭。頭一兩年我在學校是出名的“羸敦”(lei2dui1笨拙),幾十年後我的小學老師還要提我當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潘先煥老師居住的房子(左第三間,2005年攝)
他是黃埔畢業的右派(圖,我中學裏的人和事)
作者:謝盛友
2008年8月8日,我們高中同學聚會,有些已經當了爺爺奶奶了,有些已經不在人世了,有些像我一樣浪跡天涯無法赴會。海南島文昌縣羅峰中學始名羅峰書院,創建子公元一八八四年(清光緒甲申年)間,迄今已一百二十多年。一九四九年以來,先後由符振中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