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eilei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4-02-24 06:28:48)
《僑報》副刊,2014年2月24日發表時略有刪節我不知道應該把傑算作是我的師弟還是同學,他比我晚來一年,但我們又一起上個一門課。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傑是個八零後,而且還是個家裏有點錢的八零後。我開始上本科的時候,是在美國中部的一所大學,因為學費是要自己付的,所以當時的同學中,亞洲人不是日本人便是韓國人,中國人相當相當的少,大部分的中國人讀的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4-02-23 13:56:32)


今天早上起得比較早,隨便畫了幾個,好像不怎麽樣,連排列都不整齊,權當留過底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Lincoln位於美國的中部,在Nebraska州,這個州是一個典型的中部農業州,經濟並不十分發達。Lincoln是它的capitalcity和第二大城市,人口大約20萬左右,是一個典型的大學城,80%以上的居民為白人,據說大部分為德國後裔。對於美國來說,東西兩個海岸相對開放和經濟要發達得多,中部的州相對來說要保守和窮得多。 在德國時,盡管大部分德國人是非常友好的,但眾所周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4-02-19 05:53:15)
這個其實是幾年前就寫的,一直放在另外一個博客裏,現在那個網站越來越冷清,
擔心哪天它會突然沒了,所以把它搬來了這邊,並略作改動。
想想挺有意思,現在都在大談特談中國夢的時候,我還來個美國尋夢,簡直就是不
合適宜。其實很簡單,我就是想要記錄下那段過程。
1
說實話,當初對來美國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吸引力,如果我是直接從中國出來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在第二期Volkshochschule上了一段時間後,先生要來美國的事成了定局。我也開始
不再那麽認真地上德語課了,兒子上了幼兒園,我白天有時上課,有時索性就去西
邊逛街,總之是越來越不認真了。過完聖誕節,就是我們計劃離開德國的日子了,以前過節我們都是跟A或B或C家一起
過的,A、C兩家都已經回了國,B家邀請我們去他家一道過。但想著我們都還一直沒
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4-02-16 09:58:41)
說起在德國的生活,還得說說兒子在那上過的第一個幼兒園。通過對不少孩子的觀察,我一直有這樣的感受,很多西方人的孩子一般情況下該活潑時活潑,該安靜時安靜。比如說在一些公共場合,大部分的他們都很有禮貌,而對一些需要小孩參與的活動,他們又都很踴躍。而我們大部分的中國小孩,在麵對需要他們參與的活動時總是很靦典和被動,而在一些正該安靜的場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4-02-16 09:10:06)
如果你跟A家隻是一麵之交的話,你一定會對他家充滿了好感,A丈夫人長得一表人材,妻子比丈夫大三歲。妻子對人熱情似火。不過時間一長,你就會感覺到相當的別扭。 同是一起吃飯,在別人家,都是準備足夠的食物,其他人愛要什麽拿什麽。因為都什麽年代了,又不是六0年大餓飯。而在他家吧,比如同樣是吃火鍋,A妻子什麽東西都不煮,還一個勁地叫你吃,完了還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14 18:00:46)
說起在柏林的生活,我不得不說一說在那兒遇到的幾家人,我暫且以A、B、C、D、E來命名。 A家來自西南某省,丈夫在某研究所工作,妻子據說是某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他們家也是“洪堡”。 A家年紀要比我們大得多,有十來歲的Gap的樣子,A家當時有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不過最初的時候沒有帶過來。 A據說90年初公派來柏林的FU拿過一個博士學位。 說實話,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13 05:55:27)
可是,就在我們臨出發前的那天晚上,兒子卻突然生病了,不明原因的發燒。看著生病的兒子,我們於是隻好決定不去了,那一刻,我卻有了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感到無比的輕鬆。第二天一大早,我們趕緊給“洪堡”的組織者及babysitter家打電話說明了情況,一切都很順利,他們都表示理解,隻可惜我們的環德國遊就這麽破湯了。很奇怪我兒子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2-10 16:27:48)
柏林好玩的地方,除了一般的介紹信息上都說的那些外,我覺得有幾個地方是值得一去的。第一個是Spreewald,直譯就叫斯普雷森林。已經不屬於柏林了,但離柏林很近,坐那種35馬克的周末票即可到坐小船的地方,其實從坐上小船就已經開始Spreewald之旅了。 我之所以覺得這個地方特別,是因為森林底下全是水,小船就在森林中劃行,沿途會遇到為數不多的幾個小島,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