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兒子幾個月大時,還不會走路。記得“六一”那天,就想起來請單位宣傳科的老師給兒子攝像,爬呀、叫呀、玩呀、笑呀。後來轉刻成光碟了,可以用電腦看了;電腦再接電視,放大了看。當時的攝像機很大,扛在肩上;錄像帶也是大尺寸的,幾乎都是日本JVC公司發布的VHS係統,VHS格式即高密度視頻格式,國內稱1/2錄像機和1/2錄像帶。後來又出現了S-VHS(SuperHiBandVHS)錄像機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11-17 17:29:44)

清蒸魚,是做魚的王道;清蒸最能保持肉類的鮮美和營養。1,清洗鰻魚,鰻魚很滑,要慢慢洗;用尖刀去掉脊骨,吃起來方便;2,取鰻魚兩段(兩人份一頓),一片一片切好橫刀,吃起來方便;越薄越好,如果切斷了,不美觀;因為鰻魚很滑,不可能全部切片;3,抹上飛花鹽,但不可以多;在擺好的魚上麵放上薑絲和辣椒,淋上黃酒;4,蒸鍋大火蒸10分鍾;起鍋前放上蔥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1-11-17 12:31:34)

我們通常所說的“鱖魚”,也就是“桂魚”,或“桂花魚”,學名叫“鱖魚”,別名:翹嘴鱖、淡水石斑、桂花鱸、花鯽魚等。英文:Mandarinfish,或Freshwatergrouper,或Chineseperch;拉丁文:Sinipercachuatsi。這是長江一帶的淡水魚。此外,西江(珠江主幹流)“四大名魚”中有一種大眼鱖(Sinipercakneri),則是另外一種淡水魚。
鱖魚
大眼鱖多倫多水產品市場有一種“澳洲鱖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碉堡了”,意思是“被震驚了”,也是“被炸了”的意思。源自英雄董存瑞炸碉堡的壯舉,但被現代網絡搞笑。說法一:碉堡了,是某地方言使用漢語拚音輸入法直接音譯而成,也可視之為網絡語言,於某些令人震驚或者非常驚異的事件中做形容詞使用。說法二:據說這個詞最早來源於百度貼吧“李毅吧”,後在網絡上逐漸蔓延。說法三:習慣智能打字,經常會把“屌(dia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那是文革後期,因為父親做宣傳工作,播放革命歌曲是每天要做的事情。記得的主要革命歌曲有:《國際歌》、《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萬歲!毛主席》、《偉大領袖毛澤東》、《毛主席,我們心中的紅太陽》、《一輪紅日從韶山升起》、《太陽就是毛澤東》、《社會主義好》、《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祖國一片新麵貌》、《金色的太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上帝創造人類”,是1400BC的《聖經·舊約》所記載的。基督徒認為:《聖經》就是上帝通過其追隨者的大腦而表達出來的“上帝的意旨”的一種書麵形式,或者說,就是上帝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講,“上帝創造人類”,就是“上帝心理學”的基礎,從而導致了幾千年來人們對於上帝的認識和了解。進一步講,早期的人們將宗教視為哲學,而早期的心理學則是起源於哲學的。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最早的蜂窩煤,是12孔(2,4,4,2);現在老家的小吃街開館子用的蜂窩煤,是19孔(3,4,5,4,3),大很多。小時候的故事很多,那時候有電燈,但做飯、做菜、燒水,都是用煤,冬季取暖則是用的柴碳。我在《童年故事》中講了很多蜂窩煤爐的故事。上小學後,家裏還用過一種“煤球”,核桃大小,橢圓形的。我小時候貪玩,經常曬得黑黑的,長得又胖,外號就是“煤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11-14 21:11:58)
很多人喜歡談論信仰,比如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等等。然而,有多少人認識到:談論信仰問題,似乎隻是“讀書人”,甚至隻是“思考者”的專利?如果你走在雨夜的大街上,問一個匆匆的路人:“你有什麽信仰?”路人可能回答:“不知道。我隻知道回家團聚。”如果你走進一個喧鬧的胡同,問路口的一位老太太:“你有什麽信仰?”老太太可能回答:“不知道。我隻知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1-11-14 13:35:16)
1996年開始使用原工作單位的局域網,但當時的局域網資源有限,很多文獻還是查不到,單位又買了很多網址;後來還是不行,隻好花大本錢,直接改用國際互聯網了。辦公室的網絡線改了一次又一次,電腦的局域網地址也是不停地更換。由於使用的是Win95,最初的國際互聯網比較簡單,而且沒有IE(InternetExplorer),隻有網景的瀏覽器NETSCAPE,後來才有IE,而且版本不斷升級。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經常抓螢火蟲、蝴蝶、知了、蜻蜓等等昆蟲,現在城市裏就少很多了,甚至大部分地區已經滅絕了;曾經去鄉下考察漁業資源,很多鄉村的水源已經被鄉鎮企業的排汙汙染,根本無法養殖魚類;曾經去郊區吃農家飯,附近的化工廠、農藥廠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中國近30年經濟高速發展的代價,也就是破壞了生態環境。除了造紙廠、農藥廠、印染廠等鄉鎮企業,城市的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36]
[337]
[338]
[339]
[3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