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實現美好的思念是怎樣一個夢.....
個人資料
博文
(2010-01-14 06:27:20)
溫柔女人的骨子裏散發一一種獨特的氣質。從語言到儀態,從服飾到情愫,無不顯現女人的溫柔。
  溫柔女人是善良的。她有一顆善良溫軟的心,懂得善待自己,善於包容別人,有良好的責任感。
  溫柔女人的溫柔,是柔情,是溫順,是嫵媚,是撒嬌,是可愛,是對愛的一種表達。
  溫柔女人不一定美貌如花,但一定嬌柔可人;不一定風情萬種,但一定溫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4 06:25:39)
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麽是男人味,什麽又是女人味?我想象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在我心裏,男人味,就應該是豁達、開朗、勇敢的人。女人味,就應該是溫柔、體貼又有主見的人。今天敲下此篇文字,就是想找找自己的缺點,還想說說我心目中的愛人,我怎麽不認識你了?我心中的愛人啊,你變化真大啊,讓我細細道來你所謂的幾樁經典“罪狀”!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4 06:11:19)
小時候,我總是琢磨人臉上的五官各有什麽用,可眉毛是派什麽用場的就是想不明白,專心請教媽媽,媽媽頭也不回地說,眉毛是讓你畫的。說真的,我暈啊,畫的?那是以穿黃軍裝為榮的年代,除了台上的英雄,可見過誰是畫眉毛的?我偷偷看自己的眉毛,那麽淡那麽淡,好象沒有一樣,於是,積極要求能夠上台表演節目,暗暗以求畫一畫。可老師真要幫我畫上時,我心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4 06:09:46)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離別的笙歌還在耳邊縈繞,獨自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裏,不知道那曾經的歡聲笑語都跑到哪裏去了。畢業了!這一群孩子畢業了!時間真是一個魔法師,三年前還是一群無知的少年,他們哭著,笑著,跳著,叫著,一眨眼的功夫,就跑到了初三的尾巴尖上了。空空的教室裏麵隻留下一個喜憂參半的我--那個曾經“惡魔”一樣的班主任。空了,空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歌曲名《紅雪蓮》我走過了你的身旁看到了你的眼淚
我的心裏湧起了一股濃濃的柔情
我不願看到你的淚水再往下流
我決定幫你甩去失意重回到伊甸園
你的笑容讓我癡醉讓我心裏好衝動
你長長的黑發連起了我對你的柔情
你那深情的眼睛讓我想起天山的湖水
你那堅強的身影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愛心
我來到了你的家門看到了你和你的舊情人
我收回了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4 06:02:48)
“你走出了我的世界,不再回來。我卻為你愛到心碎,癡心不改。如果我的愛,隻能在夢裏表白。我願沉睡萬載,永不醒來。一生徘徊,卻走不出這相思的苦海。”
  又聽陳瑞的《相思的債》。依在窗前,心中閃現的已不僅僅是美好,太多的回憶在心裏充滿,沒奢望可以收獲到這滿滿的心懷,隻說有一點感動就會感激。一幕幕情景都是一杯杯醇香的美酒,讓人沉醉,流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夜的失眠,讓我頭痛欲裂,反複之中卻怎麽也睡不著,思緒混亂如潮水般湧來,將我拖入深淵。曾經我被思念折磨的雙唇發麻,渾身無力,徹夜未眠;而今卻是被心痛引至心力交瘁。
  當年的一曲長生殿,委轉婉約的音調帶出別樣風情,讓我沉醉其中,那樣纏綿透骨的愛戀與相思在我心裏留下無比的震撼。昨夜,我好似看到那樣的美景:雕花窗欞,靈動祥雲,芭蕉斜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4 05:46:43)

  喜歡這首二胡曲是因為那個《孟婆湯,奈何橋》的flash,幽怨和淒涼是從骨子裏慢慢溢出來的,讓人心碎得無處逃遁。一直不知道它叫什麽,或許不知名的東西更好。後來,一次偶然的機緣巧合,知道了它的曲名,叫做《睡蓮》。開始的時候真的不明白,為什麽這樣的一首曲子,取了這樣一個貌似不相幹的名。或許,它這樣命名總有它的理由,凡俗如你我,怎會深諳其中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4 05:39:58)
在封建社會,“三從四德”是為適應父權製家庭穩定、維護父權—夫權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在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的進行的規範要求。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的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新中國成立了,婦女翻身得解放,首先解除了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細雨閑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  寂寞是一根斷了的紅線,有心人緊緊抓著它,默默等待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早已遠去。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每每讀起這句,不禁感歎細雨與閑花的寂寞。當那迷蒙的小雨,一點一滴打落在羅衫之上,誰說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濕了整件衣裳?當那柔美的花朵,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誰說這感情不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6]
[47]
[48]
[49]
[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