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孩孩的媽瞎寫寫

孩孩孩的媽眼睛裏隻有單位裏的三分地和家裏的炕頭,國家大事世界和平就由您負責了。work&family
個人資料
work&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先自報一下我的credentials,三個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帶他們差不多年年回國,我們又愛帶孩子天南地北地去玩,所以他們經常坐飛機,家長積攢了不少經驗教訓。1。有人問一歲多的孩子要不要買票,這就要看你什麽時候回國了。如果是淡季,飛機上空座位多,那你得到相鄰空座位的機會大,小孩活動睡覺方便,不買票可以省錢,隻付正常票的10%。如果是旺季,則最好買票(7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2008-04-28 11:23:54)
前兩天一看開博的日期,剛好一個月,想到網上有人寫了篇《博客滿月記》,又有人寫了《博文點擊過萬有感》,我也想知道我的文章點擊率是多少。一查,哇,我的第一篇文章《我是怎麽生三個孩子的》讀的人也超過一萬了,是不是也要發個感想呢?乘興,我點擊了“察看我的個人資料”,隻見我:年方20,體重40公斤,我滿意地笑了,好一個仟弱的林妹妹啊!建立博客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4-26 18:26:20)
看了親親寶貝論壇左邊新出來的“論壇幫助”貼,嚇了一大跳:都寫得什麽呀?
很多像是80歲的老太太的陳腐落後的觀點,什麽“產前購物清單”,要準備“觀音串或荔枝殼”,也太不切合國外情況了,且不說這些毫無醫學道理,叫人家到哪裏去買呢?什麽“坐月子食譜”,還不讓放鹽,又說什麽要排“胎毒”,說吃某種食物“在生理學方麵證實對產後的身體有良好的作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4-22 20:08:42)
我畢業於國內醫學院,這幾年在美國的醫學院工作,所以對中美兩國的醫療係統有所了解。最近回國一趟,兩個小孩分別進了中國和美國的急診室,使我從病人的角度,對這兩種醫療體係的風格、習慣和效率,有了更新的體會。回國剛一個星期,三歲的女兒突然半夜大量拉稀,大便象水一樣,伴發燒。我抱著孩子叫了出租車直奔醫院,沒有忘記精心包好大便樣品,以便做例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8-04-15 07:13:51)
清晨美妙的時光早晨,我上班早,走的時候一家人還常常在睡覺。家裏有個小朋友耳朵特別靈,車庫門轟隆一打開,她就從床上跳下來,噔噔噔地從樓上奔下來了。眼睛睜不開,大腿還光著,就為了要跟我說一聲“媽媽再見”。等我將車緩緩地退出車道,看見窗後麵,一個小人擠在窗簾和玻璃之間,不停地向我揮手告別。有一兩次,她早晨醒過來,看見媽媽已經上班了,立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多年前讀《新民晚報》,看到陳衝的這篇文章,印象深刻。後來發現她的文章都寫得很好,好過許多專業的作家。今天把這篇和她為奧運寫的文章放在一起欣賞。對愛不再懷疑三舅公是我奶奶的弟弟,三舅婆是他太太。小時候從來沒有聽說過奶奶有這麽個弟弟,到美國之後方才曉得。可能是當年怕“裏通外國”的罪名而不敢認這門親。 

   到美國的第一夜與第二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孩子愛讀書,一日告訴家長:書上說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叫國會圖書館(LibraryofCongress),在華盛頓DC。父母本來也不知道這事,一聽覺得是個教育兒童的絕好機會,於是循循善誘:“你想去嗎?你想去的話,我們帶你去。”孩子不敢相信,漲紅了臉反問:“一個七歲的孩子也可以去嗎?”推爸推媽一直想推孩子,趕緊說:“沒問題沒問題!”馬上決定春假到華盛頓去參觀國會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櫻花盛開的一個周末,我們到華盛頓去春遊。DC有我們好幾家老朋友。多年前還是窮學生時,我們一幫人一起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到佛羅裏達去玩。朋友小黃是我們的財務,把得很緊,路上吃麥當勞。有的同誌吃不到中國飯,還有點鬧情緒。為了省錢,六個人擠在一間汽車旅館裏。自己帶了小電爐,在洗手間裏麵插上電線,煎荷包蛋,第二天用麵包夾了做雞蛋三明治,玩迪斯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08-03-26 21:12:31)
《我從S身上學到了什麽?》這是我三年前寫的一篇作文的標題。文中,我用排比句和深情的語言,描述了S的種種閃光之處。比如,他非常自信,愛讀書,會勞動。總之,任何人讀了,馬上就會認識到S是位好同誌。S是何許人呢?當時他是個五歲的小朋友,這是我寫給他將要就讀小學的校長的信,目的是告訴他我家孩子有多好,請求分給一個好老師。我是情人眼裏出西施,一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再談生孩子養孩子的感受——做父母是個學習的過程**喂奶**現代婦女喂奶的問題很多,我知道有幾個媽媽,說是孩子不會吸奶,或是喂奶不成功。我大膽推測,敬請各位小心求證,會不會可能有一部分媽媽是工作做得不到家,或是怕疼?母乳喂養是人的天性,記得老大一生出來,胎盤還沒有出來,醫生並沒有像其他醫院的醫生一樣立刻把寶寶抱去評估,而是先把她放在我碩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
[26]
[2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