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35)
我畢業於國內醫學院,這幾年在美國的醫學院工作,所以對中美兩國的醫療係統有所了解。最近回國一趟,兩個小孩分別進了中國和美國的急診室,使我從病人的角度,對這兩種醫療體係的風格、習慣和效率,有了更新的體會。
回國剛一個星期,三歲的女兒突然半夜大量拉稀,大便象水一樣,伴發燒。我抱著孩子叫了出租車直奔醫院,沒有忘記精心包好大便樣品,以便做例行的化驗。這是當地最大的一家三等甲級醫院,急診室裏一片安靜,兩間治療室的高背躺椅上坐著幾個病人,每個人都在掛水。掛了號才幾分鍾,被護士叫醒的兒科女大夫就睡眼惺忪地來了。出於職業訓練,又是孩子的媽媽,我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女兒的病情,但醫生似乎對細節不感興趣。告訴她帶了樣品來,要求做檢查,醫生大手一揮,“晚上沒人,不做!”她馬上開藥,於是,我的孩子也加入了掛水的行列。
白天,帶女兒再去看兒科專家門診,醫生讓化驗血和大便。化驗室的人在女兒手指上輕輕一戳,血液就流進了細玻璃管。過了十五分鍾左右,血細胞數和分型的結果就出來了。大便檢查時,樣本送進去才十幾分鍾,馬上就有化驗報告單發出來:“粘液,無濃細胞”,這樣高的效率讓我很意外。
在我知道的美國醫院,從取樣本,再由管道係統或專人送到檢驗科,就要近一個小時,等結果出來,已是好幾個小時了。而且美國除了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般不用指尖血來查血細胞,都是從靜脈裏抽血,一抽就是好幾毫升。幾年前美國有個兒童醫院的檢驗科主任,自己得了格林巴氏綜合症,在監護室住了兩個星期,因為每天被抽血作化驗,血色素從 43 降到了 31 。他那時候四肢麻痹動旦不了,但心裏提出質疑,是不是醫院給病人抽血太多了。他出院以後,做了調查,發現盡管用一樣的儀器,美國一般醫院裏給成人抽血的量是兒童醫院的 2 。 5 到 10 倍。但和美國比,中國給兒童抽血還是少一些,而且國人大多對獻血有畏懼心理,可能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話說回來,這種用毛細玻璃管手工驗血的方法,簡單快捷、需血量少,但是不準確,所以在美國幾乎已經被淘汰了。
雖然化驗結果表明,不像細菌感染,但專家為了保險起見,仍要求用抗菌素吊針。我覺得依據不足,是讓孩子白受罪。媽媽也是個醫生,怕我萬一把小孩的病情給耽誤了,也勸我掛水。我雖然心裏十分的不情願,但最後還是屈從了專家的意見,給小孩輸了三、四天液。每次護士來紮針,孩子那個鬼哭狼嚎,大人看了都心疼。
到了上海臨回美國前,還是不放心,又帶孩子到軍醫大學的附屬醫院去看。兒科主任出過國,說國外不到小孩脫水都不輸液,多喝點水再補充些電解質就行了。但她也像外地醫生一樣,開了各種止瀉及調節腸道菌群的藥。我到藥房取藥,花了一百多元,拿到手裏一看,共有五、六種藥。有的藥像石灰一樣,做家長的用什麽辦法才能讓小孩咽下去呢?不要說三歲小孩,就是成人也沒法同時吃下去這麽多藥呀!
回到美國才幾天,小兒子又發燒拉稀了,是個星期五下午,約醫生已經來不及了,隻好下班後帶他去掛急診。雖然有醫療保險,但看急診要另交五十美元。急診室裏有幾十個候診坐位,病人和家屬可以邊等邊看電視。掛急診雖然不用預約,等待的時間卻很長,九個月大的孩子在媽媽腿上坐不住了,我隻好讓他在地毯上爬著玩。一個護士走過來對我說:“你怎麽能讓孩子在地上爬呢?地上多不衛生!”我心想,等這麽長時間,你來試試?直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輪到我們了。說實在的美國急診係統的優勢是很明顯的,盡管從病人的角度看總覺得自己的病是最重要的,等的時間長當然怨聲載道。但是美國的triage system能夠確保重病人立刻得到診治,這才是真正的效率。
醫生先做了大便隱血試驗,是陽性。聽說我們剛從中國回來,女兒也生過類似的病,而且在中國輸過抗菌素,警惕性馬上提高了許多。因為在美國,要通過靜脈輸抗菌素的,一般是些有嚴重細菌感染,或者不能口服藥物的病人。對於有國外旅遊經曆的人,更擔心會感染上美國不常見的病。醫生馬上決定收住觀察室,同時做各種各樣的檢查:血培養、大便培養、血象及分型、血電解質,等等。
第二天,主治醫生來查房時告訴我,化驗結果不是細菌感染,輪狀病毒檢驗陽性,說明小孩僅僅是病毒感染。他不脫水,不需要住院治療,也不用吃什麽藥。病程約一周左右,隻要保證小兒水和電解質平衡,到時候會自愈的。我一想也是,教課書上說,兩歲前的小兒拉稀,百分之八十是輪狀病毒,怎麽事情臨到自己頭上就忘了呢!
(寫於2001)
謝謝支持。
謝謝分享你的經曆,常來玩。
這三句順口溜真形象啊,謝謝。
俺這不是自我暴露了嗎?歡迎探討,共同提高。
I agree with your comments. You sound like a professional. Hope to see you around.
if you are talking abt details of check up, australian hospitals are much more into details.
If you sneeze, get IV.
If you need surgery, buy doctors gifts.
If you carry no money, l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