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求知生活

抒寫真情實感,回首如煙的青春歲月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一般人多認為,梳頭是女人的事,慣常也隻有女性起床後才需要梳妝打扮,殊不知,勤梳頭其實有助於養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岱翰教授指出,無論男女,乃至頭發稀落的老翁,早起梳頭,能有效刺激頭部諸多經穴,有助於陽氣舒暢和升發。現代醫學也證明,這種做法可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令人更神清氣爽。
  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2-25 09:52:44)
昨日,讀清代曹庭棟的養生隨筆。見有“夜坐”一節,始知靜坐尚能助睡眠。他說,日未出而即醒,夜方闌而不寐,老年恒有之。黃昏時如輒就寢,則愈不能寐。必坐有頃,坐時先調息以定氣,寒聰掩明,屏除雜想;夜坐如此,即安睡之妙訣。他還說,剪燭夜話,此少壯之常,老年若不斂束,愈談笑愈不倦,神氣浮動,便覺難以收攝。鮑氏《皇極經世》注曰:“人之神晝在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2-24 10:03:10)

頂著滿頭的霧
踏著一路冷清
那片漂泊的雲
突然擰下許多淚
點點滴滴落真情
石碑日夜挺立
伴隨父母亡靈,
可是有誰知道
匆忙的天涯遊子
那顆痛碎了的心
冷雨灑在墓前
寒風吹進衣領
那片漂泊的雲
下山時茫然回顧
卻已不見了蹤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讓九牛拖去舊歲
請二虎推出新年


愁(醜)去銀(寅)來橫批by龍坡居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26 09:37:07)
殘月清輝,
鳥雀無聲,
旅居病酒。
正嚴冬四九,
苦茶新沏;
無以宣泄,
欲語還休。
踏雪歸來,
繼以夜吟,
激越時涕泗漫流。
西風烈,
憶往昔故事,
壯誌未酬。
當年心事記否?
又怎敢這時節忘憂。
有文朋詩侶,
朝夕鼓勵;
上山問道,
下海探求。
歲月匆匆,
時空無限,
尚且隨百舸競流。
看今日,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北歐一座教堂裏,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為有求必應,因此專程前來這裏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看門人的心願和承諾
  教堂裏有位看門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麽多人的要求,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禱時,向耶穌表明這份心願。意外地,他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1-10 09:05:48)
飄了一夜的雪固執的把一種顏色塗滿大地這是她的一片真情也不怕被踩在腳底她是冬天美的使者捎帶著春天的訊息
別苛求她那不妥世俗的冰冷隻要太陽微微一笑她的心就軟了溫柔的化作涓涓細流融進田野,山泉,小溪,醞釀著又一個花季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2-22 08:31:44)
站在時間的交匯點
凝視暮色中的車流
紅的背我而去
白的迎麵而來
腦裏貧乏如洗
隻剩下一張月曆
於是我慌張入夢
夢的火星濺到
壁爐裏
淡藍的火苗
象屋外的燈飾
渲染著,這節日
所有的憂煩
都從煙囪裏逃逸
朦朧中,
聖誕老人送來了禮物
“快樂,平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惜元複元:
    
《素問·上古天真論》認為,人生在世,可“度百歲乃去”。可見當時己發現人的自然壽命在百餘歲。據《尚書·洪範》解釋,“一曰壽,百二十歲也。”張景嶽在《中興論》中亦認定人之天年在百餘歲。但是大多數人,都不能盡其天年。其原因,中醫認為和後天失養、元氣受損有關。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人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張景嶽是明代溫補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景嶽全書-傳忠錄·中興論》提出了“中年求複,再振元氣”以防早衰,和治形養生、滋補精血以固本元的主張;對中老年時期的保健養生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人所具有的天然壽命,古人稱之為“天年”,認為是與先天元氣相關。
人的壽命往往取決於元氣的強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和遺傳基因有關吧。從這一角度講,人是處於被動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