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博文
總結一下先前我談論孝順的觀點
1.孝順最基本的因素是經濟供養和順從父母
2.直至現代孝順的最基本因素仍然沒有改變
3.孝順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並沒有這種觀念
4.孝順對現代中國人帶來了許多負麵的心理影響,其中包括負罪感,無原則的順從等等
其實,早就有很多人提出過對孝順的批判,但是更多的人則試圖用孝順的舊瓶,加裝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場爭論帶給我們民族的,不是爭論本身,而是如何正確構思一個真正的有益於國計民生的治國理念。這是這次產權改革爭論的根本。國有企業改革隻是國家發展的小部分而已。但是這次暴露的危機,我認為是我國的整個主導思想是錯誤的。以新自由主義學派為首的指導思想是危險的,我接受貴刊的采訪,就是要站出來說,我從根本上反對目前的產權改革。不是反對社會主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02 12:28:07)
中國紅十字會“李連傑壹基金計劃”是由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大使”李連傑先生發起,在中國紅十字總會架構下獨立運作的慈善計劃和專案。
壹基金提出:1人+1元+每1個月=1個大家庭的概念,即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集合每個人的力量讓小捐款變成大善款,隨時幫助大家庭中需要幫助的人。
本著“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秉承“全球一家人”的理念,致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今天要談論的題目是一個比較讓我們痛心的題目,那就是四川大地震。當然,對於四川大地震的過程以及解放軍的勇敢,老百姓所受的苦難,我在這裏就不需要重複。雖然這個時刻已經過去有段時間了,但是我相信,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是一股難以平複的創傷,包括受難的同胞,包括廣大人民,所以今天不想在這個裏麵繼續談論一些我們已經知道的災難,因為我們已經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1)
歐洲議會全體會議經過兩天的討論,於23日通過了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係統(簡稱伽利略計劃)的最終部署方案,這標誌著爲期6年的伽利略計劃基礎設施建設階段正式啓動。  伽利略計劃是歐盟2002年正式批準的一項戰略科研項目,目標是建成一個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係統,以打破美國GPS全球衛星定位係統的壟斷地位。但由於資金等問題,伽利略計劃的實施幷不順利。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印度曾租過的俄“查理1”級(670型)攻擊型核潛艇。(資料圖)  曆史上很多國家幹得不多,拿得不少。爲什麽?因爲這個國際分配體係是他們強力打下的。生産創造財富,但獲取財富的多少則取決於國家在國際分配體係中的地位。曆史表明,隻要存在國家間的競爭,國民財富就主要是國際分配而不主要是國民生産的結果。
  “自主”還是“依附”決定大國命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天下都是“造食”(自主型)的主宰“找食”(依附型)的。老英國稱霸世界最致命的招數是在把本國發展爲“造食”的主人的同時,又把別的國家變成是“找食”的動物。從印度獨立時起,英國人就將印度送入了亞洲版的“拉美模式”。印度一個五年計劃下來,拿大頭的是外國資本和國內各式私有者,國家和勞動者所得根本不足以持續完成像中國那樣的國民經濟體係根本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現在總說英國是自由貿易國家,其實它在早期幷不是靠“自由貿易”而是靠技術絕對壟斷發家的。也就是說,它的自由貿易是有條件的。當它處於高位勢的時候,才同你進行自由貿易,也就是後來亞當•斯密強調的自由貿易原則。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一書中揭露說:“在英國紡織品未立足之際,對出口未加工的羊毛的本國公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些曆史經驗,對今天的中國人尤爲重要。對中國未來最致命的幷不是敗在戰場上,而是被誘入“拉美模式”,這在亞洲就是“印度模式”。我們必須認清:當前國際競爭的焦點不在勞動權,而在包括資源在內的財富分配權。如果財富僅靠誠實和勤奮勞動就可獲得的話,那國家就不需要國防生産了。
  今天我們已進入了WTO,開始參與全球化。但一開始我們幷不十分了解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