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和爬藤的捧藤的追藤的是一個邏輯。就是藤決定一切。
爬藤的說上了藤,那就是一個強。爬不上疼的那就是一個弱。踩藤的,尤其是那些差點爬藤成功的,當然對此十分不能接受。以為事實是,固然上騰又很大的比例,甚至明顯超過非藤的比例,最終得以飛騰。但是不等於沒爬藤的就不能飛騰,尤其那些差點爬上藤的飛騰比例,恐怕不比爬上的低。另一方麵,爬上的也[
閱讀全文]
大學綜合排名,一級排名。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528/201807/29826.html
學院(大方向)排名,二級排名。比如工學院排名。
係(大專業)排名,三級排名。比如工學院的電腦係的排名。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528/201904/9998.html
專業發展(小方向)排名,四級排名。比如電腦係出來是做職業(電腦工程師),專業(電腦科研員),行業(電腦行業創業或管理),副業[
閱讀全文]
每年新招IT職位至少二十萬個。B-以上工學院能提供的正牌CS,CE,SE之類的也就兩三萬個。其他的還是要靠其他的工科專業,還有這些外圍專業,以及更低段位的學校的正牌專業來提供。
上了A+,A學校的,學啥專業都無所謂,也不在乎專業排名一定要多高,別太差就行,也就無所謂這些外圍專業。說到底,專業不主要,領導力才重要。專業不過是在哪個專業行業去做領導而已[
閱讀全文]
現代社會如此發達,已經不是古時候不爬藤沒飯吃那麽大的對日常生活的差別。絕大部分人上不上藤的日子都過得差不多。但是人和人之間的攀比,是無法隨著科技進步而進步的。因為大家都進步,相對的差距是絕對的存在。打個遊戲還有比個誰的分高呢。攀比的人性是無法磨滅的。能拿冠軍也就是二十來歲那一陣。能爬藤人生也就這一回。再怎麽證明藤校不藤校對未來沒有[
閱讀全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528/201904/9998.html
大前提,學IT專業的
A+,A學生:
包括,A+,A學校的前50%的學生,A-,B+學校的前20%的學生,B,B-學校的前10%的學生。
每年約1000人
全美平均起薪基薪期望值,十萬。矽穀,十五萬。
A-,B+學生:
包括,A+,A學校的後50%的學生,A-,B+學校的前50%的學生,B,B-學校的前20%的學生。
每年約4000人
全美[
閱讀全文]
根據馬克思剝削理論,勞動力產品的價格是再生產勞動力的成本。矽穀的房價是全美平均房價的近六倍。總體生活成本是全美的兩倍半到三倍。換句話說,矽穀工薪要在全美平均的兩杯半到三倍才行。但實際上隻有一倍半到兩倍。因為如下的幾個因素。
一個是大多數人自然地會被絕對數值所震撼,而不會細究背後的成本核算。資本家自然適可而止。
二個是絕對數值的高差[
閱讀全文]
都是靠實幹吃飯的。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基本東西,網上都能自學了。
商管,法律的排名才重要。藤的排名的根本點都在這上麵。這些都是要靠名頭吃飯的。而且是贏者通吃相當嚴重的行當。好了上天,不好的踩泥裏。
也正應為這種動蕩性,老中也不敢死磕,所以總想先來個理工墊底。也就是說,隻要有個還不錯的本州大理工墊底。再往上瞧,看的根本不是理工專業的[
閱讀全文]
看臉?鬧革命的時候也是這麽看的,據說把帝國主義列強打出去,一切就都美好了。結果土改沒幾年就公社化了。戶口一卡,連要飯的自由都沒有了。乃至今天996,還得等著美帝國主義的貿易戰來解救。翻開中國近代史,對中國人民最好的地方是租界。翻開中國當代史,中國人最願意去的地方是歐美。看臉?是的,但是都是反著看的。
UBI?老中沒經曆過嗎?起碼趕上尾巴過[
閱讀全文]
左派要婚姻自由,考試自由,卻又要政府包管一切。
右派要生活自由,信仰自由,卻又反對亂搞一氣。
所以說到底沒有自由,無非是誰管,誰管得多的問題。是政府還是家長,是中央還是地方的問題。
對於遙遙在上的中央政府能管到位,我是從來不相信的。
所謂的婚姻自由,就是要把權力從家長拿到政府手裏。所謂的UBI,就是要把權力從地方從公司拿到中央手裏。
[
閱讀全文]
總想著進了更好的學校,更好的專業就會更好。其實學校專業的作用非常,非常,非常有限。學生自己的素質是決定性的。
第一名學校的最後一名,肯定不如第二名學校的的第一百名,甚至可以肯定不如第十名學校的第十名,很可能也不如第一百名學校的的第一名。所以不要簡單地說什麽這個學校比哪個學校好。這隻能說明這個學校的平均水平比哪個學校的平均水平好。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