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理清一個一百年來故意洗腦形成的錯誤概念,即中國有五千年曆史這個胡說八道。中國隻有一百年曆史,東亞有三千年文明史。這就好比古羅馬曆史不是意大利曆史,兩者加在一起也不是歐洲曆史或者地中海文明史。跳出這個魔咒,才能真正理解東亞曆史上,尤其是秦漢大一統以後形成的周期性明顯的政權更迭,人種人口的大規模滅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所謂[
閱讀全文]
自古以來政權就是金錢和武力。沒有金錢就沒有辦法維持武力,沒有武力就沒有辦法維護金錢。
區別在於,大一統奴隸製東方政權,武力在金錢之上。而封建共和民主西方政權,金錢在武力之上。而這也就決定了前者爆發力強,後者耐久力強。
在美國自然是資本家的地位最高,實際影響力最大。其次就是軍方實力。政治家政客公務員其實都是服務這兩者的,或者劇中調節[
閱讀全文]
亞洲餐館食品店跑冒滴漏是常態。少給菜多算錢過期食品偷稅等等數不勝數。一部分是因為工作失誤,在所難免。就是高大上的醫院高科技企業錯誤率其實也是高的驚人。這些大公司大醫院一方麵也的確遭到更嚴苛的審查和處罰,另一方麵它們也的確有更高的利潤率和市場份額來支持自己的法務部門對抗公關。也因為大而避免了很多處罰。但是大部分是利欲熏心鋌而走險,說[
閱讀全文]
因為在美國很難做票。而在中國很容易做票。
為什麽東亞最終走向了唯考試製,就是大一統下道德淪喪的無可奈何。除了考試這種單一形式還能夠維持一點公平以外,任何什麽舉孝廉,九品中正,明勁科,鴻儒科,高考加分,都最終走向烏煙瘴氣。但是考試製的猥瑣性質又是導致東亞進一步落後的主要因素。
EC就是平衡和超越考試製的利器。但是同樣也就帶來了很多麻煩[
閱讀全文]
雖然說T12的錄取率逐年下降,其實這都是煙霧。因為招生的基本人數,比例並無太大差別。基本的錄取條件也沒有根本改變。無非是名校為了品牌的營銷手段的結果。而大家之所以爬T12也是為了加盟這個營銷的結果。爬T12就是為了當領導,否則州大工科實惠得多。當領導的權威性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來自這些背景光環。所以別看十倍二十倍的人申請T12,絕大多數都是被忽悠的賭[
閱讀全文]
MBA就是高級黨校投資是投人,管理是管人。這些都不是硬技術,而是軟技術。然而是技術就得學。問題隻是怎麽學,從哪學?老鍾又沒有家學,就隻能上學。本科T12裏麵MBA不強的隻有P,CTech,JHU。替補上場的有UCB,UMI,NYU,DC等。當然T12學士想考TMBA,本校優勢也不大。或者說考哪個都有足夠的基礎。進黨校不一定就升遷,但是機會肯定大許多。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閱讀全文]
自古以來歐亞大陸的文明,西高東低。南亞不如西亞,但是強於東亞。細究起來,有史以來東亞有些超過南亞也就是改開,全球化大成這幾十年。這其實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全球化西方文明傳入東方,不再需要經過南亞倒一手。二就是全球化也需要比南亞文明水平更低的東亞,才能有效推動現代奴隸製度。表麵上看東亞一時經濟蓬勃,但實質上是提前消費。這就好比一家子生[
閱讀全文]
越往西約封建,越往東越大一統奴隸製。
單就智力水平而言並沒有根本差距。人類的基本素質萬八千年開竅以來就沒有多大進步。人類的進步都建立在知識積累技術積累和組織度之上的。而東亞不僅起步晚,而且由於起步晚更容易受外來先進文明的毀滅性打擊,而喪失自己的自生能力。形成惡性循環。
孔子春秋百家的時候,東亞還一度有自己的發展可能。秦漢破除封建大[
閱讀全文]
卷,滾動摩擦。特點就是長期的,小額度的拚消耗。小額度投入的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資本,也沒有足夠的膽量。
這就是東亞士大夫官僚讀書人的基本格局,自古以來缺乏資本,也缺乏膽量。
而歐美的興起,就是因為有資本,還敢於投入。
自大航海全球化以來,想發達就的先犧牲。十個投入九個賠死。但是一個賺的賺千百倍。今天印度高管遍地,也是有十倍百倍的印[
閱讀全文]
EC的根本屬性是人的成長規律決定的,
什麽年齡段是什麽活動的巔峰期?
體育,藝術多數都在二十歲上下。
科研三十歲左右。
社會學科,醫科四十歲上下。
越依靠本身條件的越早,越需要積累知識經曆的越晚。
體育,藝術二十巔峰,十幾歲就得出道,幾歲就得開始培養。高中的時候正是出成績的時候。隻不過體育藝術天賦的差異比智力大得多。十有八九的人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