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內陸尤其中西部是落後的,包括經濟上和時尚上的。但是實際上我們也早已發現,美國的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是相當均衡的,從人均上看兩岸甚至可能還不如內陸。因為美國真正貧窮的人其實多數在兩岸。當然,真正富有的人兩岸也更多一些。所以總體而言,說誰落後還真不一定呢。因此泛泛地說,兩岸更先進,是絕對錯誤的。也許說兩岸的上中產比內地[
閱讀全文]
從二代以上居民而言,從兩岸流向內地的多,從內地流向兩岸的少。但是一代移民去兩岸的多。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代移民多來自欠發達國家。都市是最好的地方的概念和經曆比較沉重。比如對比中美兩國的商業模式就可以看出來。中國是以旗艦店模式為主。美國是以複製店模式為主。美國的絕大部分內政是州一級決策的。日常事務更下方到縣鎮級。上級沒有直接指揮[
閱讀全文]
全美前一千名起步。如果達不到,也就別惦記了,玩玩算了,洗洗睡吧。
從一千名到十萬名都是好學生。如此而已。
大小項目算起來,怎麽也有上百個。把前一千名的都劃拉上,就有十萬人。好州大都快賽滿了。所以各個項目的比賽重量還要看比賽強度,即參與基礎人數。像多數科研比賽,可能前十名才相當於權威比賽的前一千名。這樣折算下來還要萬把人,其中九成是[
閱讀全文]
用辦公室軟件中的小程序拚湊一個辦公係統,在二十年前算個半電腦專業。今天隻能是一個文秘專業人員,還隻是專科學曆。因為真正的專業人士搞了一個叫ERP的東西。所以就不要再說什麽自己搞過CS了。一個炸油條的就別老當自己是廚子了。
會點JavaScript掙不少是有的。但是沒有公司是按學電腦的雇傭他們的。有一常見工種叫網頁設計,或者更泛泛一點,叫用戶體驗。這些[
閱讀全文]
首先說明一下,我這裏還以數據結構課為例,就是順便繼續一下分水嶺的討論。但是絕沒有鼓勵大家學電腦的意思。實際上我十分否定跟風學任何東西。就是借題說明一下道理。而這個道理適用於任何專業。
我反複說過任何一個方向在高中都可以分為三大檔次,休閑,競賽,專業準備。其實還有一檔,就是白丁。但是主要項目如數學,文學,基礎科學,體育,電腦等,如果[
閱讀全文]
電腦語言課,電腦編程課,統統是公共基礎課,不算電腦專業課。凡是因為會點語言,玩過編程就自稱是內行的統統是騙子。
然而數據結構課應該是最常見也是最基礎的電腦專業課。學過的就算入門,沒學過的還是門外。雖然隻隔一扇門,也是個門,也是個裏外之別。
[
閱讀全文]
人的命裏有哈數,該幹嘛就得幹嘛,不可逆天行事。
人家小學作業少,是為了孩子愉快成長。多通過課外的文體活動來體會學習。你偏要加班學數學,跳級。貌似占便宜,實際節奏全無,吃大虧。你要是三年一跳,那是真的水平到了。一輩子就跳著一回,有個P用,早生完死一年罷了。
高中的體育等課外活動,沒有直接明確的成績,不如上十門AP考八回各種SAT有分[
閱讀全文]
CS好學嗎?難道老白不知道CS比較火?但是至今美國公司仍然需要大量雇用中印來的留學生。當然,你可以譴責美國基礎教育對理工科的重視不足,也可以臆測白人數學天賦不行什麽的。
那麽中國怎麽樣?七八成學生都是理工科,對理工科的重視已經走火入魔了。全中國有三百多電腦係,真學出來的依然乏善可陳。
印度呢?外包發達的不要不要的,可是兩千年以後就沒[
閱讀全文]
https://www.cs.washington.edu/education/courses/
[
閱讀全文]
對這個具體問題我也不想再討論,有的是大學三字頭的課本去詳細了解。隨便一個正規大學進了電腦專業學習的人不會問這種問題。
算法和內存問題起碼二十年前就已經不是業界的主要問題,硬件和發展和軟件開發的分工,使得絕大多數挨踢人不用花多少時間去考慮這個問題。那麽問題來了,按有些外行的說法,除了這個問題以外,挨踢似乎也沒有啥問題了,隨便找些沒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