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抗形式的形成,於當代而言是經a濟製度發展的結果。然而於更深層次而言,則是兩種不同形式文明的源遠流長。美國陽光政策之所以沒有像在德日,甚至沒有像在蘇聯那樣,獲得成功。反而被反逼到今日的地步。一方麵固然是表麵左派實際右派的民主黨全球資本的貪婪和短視的下場。但是另一方麵也的確是歐美文明實在是無法理解和預測到中國人餓死不反抗的韌性。而[
閱讀全文]
上文提到中美對抗的本質是經濟對抗。而經濟對抗的本質是經濟製度的對抗。現在越來越多的華人認識到中美對抗已經大規模展開,對於受夾板氣的前景不免憂心忡忡。甚至認為一部分華人在美國的種種言行是導致至少是加劇華人在美待遇惡化的可能。雖然對於這種相當一部分華人擁有的首鼠兩端的心態很看不上,甚至也應該積極反對和矯正,但是坦白地說,有還是沒有這種[
閱讀全文]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出發點是,身在曹營,是被迫的,所以心在漢,很合理。
某些華人的身在曹營心在漢,身在曹營,是自願的,所以心在漢,很扭曲。為什麽很扭曲呢?因為這些人之所以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因為投機心理太重,腳踏兩隻船的心理太重,什麽便宜都要占夠的心理太重。其實這種心理其實在中國人中還是很普遍的。包括整個中國的巨大發展本身,都建立在摸著[
閱讀全文]
中美對抗由來已久,但是近來迅速變得壓過了兩方麵的合作關係,並且有成為世界主要矛盾的趨勢。很多問題都擺到了台麵上來。
中美矛盾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經濟矛盾,長期巨額的貿易逆差不可持續。意識形態矛盾,社會製度生活模式的明顯對立。以及對世界霸權或者領導地位的爭奪。其中經濟矛盾是最根本的。
中美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則是中國在經濟實力增長到一[
閱讀全文]
老中時代是從貧困走向小康的時代。努力基本上都有回報。能出國的,或者能送孩子出國的,就更是屬於比較成功的。於是就更加堅信努力奮鬥的意義。什麽AP數著門得上。其實隻是思維慣性。仔細想想其實真沒啥用處。甚至可以說絕大部分所謂爬藤的方法,有用的套路其實都沒多大用處。之所以感覺有用,就是因為前麵的片麵成功經驗。不要說失敗的經驗都忽略了。就是以前[
閱讀全文]
首先要不被拒絕,然後才能被錄取。
對不被拒絕有用的,比如學習成績,在不被拒絕以後,對被錄取一般沒用。
對被錄取有用的,比如EC獎項,大獎還好點,小獎會被拒絕票給廢成沒用的。
所以,有用沒用都是相對而言的動態平衡。
[
閱讀全文]
肉體的欲望是低級而實在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絕對欲望。精神欲望是高級而虛幻的,是比較困難實現的相對欲望。然而兩者之間的關係卻並不簡單。
比如知識改變命運這個貌似比較精神的欲望,其實本質起源是純粹的物質願望。在過去,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基本生存都很困難。隻有成為人上人,才有基本的生活水平。反之,如果不努力奮鬥,每天就會生活在周邊無盡的艱[
閱讀全文]
體育大項目幹到全國前一千名,學習到前五萬十萬名,爬一爬都有很大把握。如果學習到了前一千名,當然更牛。畢竟學校是以學習為主。其實如果學習能到前一萬名,甚至兩萬名也都是有戲的。雖然說是在的,第兩萬名和第五萬名在學習能力上能有多大差別。無非是得有個借口刷人。
問題是如果放棄體育全國前一千名,是不是就有一個選項等著,可以從十萬五萬名,進步[
閱讀全文]
小學要選擇文藝體育項目。
中學要選擇知識技能項目。
到了大學還搖擺不定的,真是很吃虧。趕時髦學醫學電腦,到大學發現不合適的,很多。再轉其他專業,明顯遲鈍一層。一爬的還好,仗著名頭還能混點務虛的入門位子,但是想進FLAG之類的就靠一爬本科也很難。或者要上研究生,或者要有好的實習經驗。二爬及以下,就更是要務實,沒有相應的選課,沒有相應的經[
閱讀全文]
數學跳三級什麽的不重要。能不能自覺有條理地上課做作業削鉛筆規整書包等才重要。
困難的高大上的項目做不來,沒什麽了不起。人力有窮時。找會的人,集合更多的人,幾代人,或者繞著看看,總有辦法。
簡單的重複的錯誤才是致命的。很聰明就是馬虎啊不用心啊,這樣的評價不是自謙自嘲自解的片湯,而是嚴重的指責和危險評估。
因為難度而失敗,可以減少難[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