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江青的裸體素描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注:此帖為網上文章。可能不夠準確全麵,也不能算是口號,隻是為了對曆史的回憶。——雕塑佛
 古代中國(從先秦到1840):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
  2: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世紀初期,中國籠中死囚(ChineseExecutioninDeathCage).
街頭斬首.
1927年四一二政變
1927年四一二政變
上海鎮壓反革命大會.
1952年2月10日,公審中共高級幹部劉青山、張子善,並以貪汙罪判處其死刑。
文革時期,反革命分子在公審後被集體處決.
死刑布告
最後的關懷.
女死囚的最後時刻(兩人皆為毒犯).
2001年6月7日,西安市召開公捕公判大會,20名罪大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丁玲,原名蔣冰之,一九O四年出生於湖南臨澧縣一個書香世家。四歲喪父,隨母親在任教的學校裏長大。一九二二年到上海,入讀陳獨秀、李達等共產黨人創辦的平民女子學校,不久經瞿秋白介紹入讀上海大學中文係。一九二四年到北平,在北京大學旁聽文學課程。一九二五年與同鄉、青年作家胡也頻結婚。一九二八年在上海《小說月報》發表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鄭滋樨在抗戰中的故事,是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他是中國抗戰史上惟一因拒當漢奸而被活活餓死的中國海軍中將。鄭滋樨1869年出生於福州軍門前,是中國著名海軍槍械專家、中國海軍造械總監,海軍中將。現津泰路省防疫站,即為原來鄭滋樨故居。在抗戰勝利60周年前夕,記者為記錄抗戰中鮮為人知的英雄,專程采訪了鄭滋樨在榕的兒子、孫子、孫女們。亞洲三傑·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37年,抗戰爆發後,周恩來為國共兩黨合作和共同抗日等談判工作,穿梭延安和重慶之間。他利用共產黨在重慶辦事處這一合法的機構,千方百計尋找紅軍轉移北上被留在白區的革命後代。我也是其中的一個。我1926年春天出生在莫斯科。我剛剛滿月,父親朱德便奉中央命令,回國參加北伐戰爭。在我記憶裏,父親是成都街頭一幅兩萬大洋懸賞告示圖。外婆悄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蘇維埃政府與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擺脫了帝國主義戰爭的蘇維埃政府,決定將沙俄侵占的黑龍江航權歸還中國。  為了能夠控製黑龍江,北京政府海軍部決定建立吉黑江防艦隊。由於艦艇不足,海軍部決定調撥第二艦隊的“江亨”、“利捷”、“利綏”3艘炮艦和“利川”武裝拖船組成北上艦隊前往支援。在這4艘軍艦中,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996年,阿拉法特(右)、夫人蘇哈(右二)及他們的女兒紮赫娃在加沙合影。
  阿拉伯方格頭巾,墨綠色的軍便裝,九死一生的經曆,使阿拉法特給人威武傲岸的印象。另一方麵,阿拉法特的俠骨中總是激蕩著柔情。  黎巴嫩小姐:刻骨銘心  阿拉法特早年有兩次不成功的戀愛。之後在上世紀70年代,阿拉法特和娜達·亞斯魯開始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阿拉法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09 16:21:33)

  平型關,古稱“瓶形關”,這個因關前穀地形狀如“瓶”而得名的雄關險隘,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65年前,當一支被稱為“鐵軍”的八路雄師與另一支自詡為“鋼軍”的日本侵略軍相遇於此並展開了一場在世界戰爭史上驚天動地的惡戰後,這座百年古隘,注定將名揚天下……硝煙。  一、受命於危難  時間定格在1937年,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  雖然從洛川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陳雲有句名言,叫“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照這樣看,蕭華就算是“專唯上”。鬥彭德懷,批譚政,搞羅瑞卿,整賀龍都少不了他“過分出力”。從他的本意來講,是想把所有的“上頭”都拍好嘍。從作人的角度來看,這也無可厚非。這種人哪裏都有,也不能說都是壞人。但是,在軍人這個圈子裏來看,大家都覺得蕭華“唯上”拍馬拍太過分了。為批判“大比武”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381]
[382]
[383]
[384]
[38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