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肥西縣官亭鎮高莊村村民汪宏旗在整理父輩留下的一疊老照片時,無意間發現一張老照片上有個人像朱德。隨後他將這“驚人的發現”告訴了村支書蔡勝軍,經過考證,這張50多年的老照片揭開一代國家領導人當年在肥西參加水利建設的鮮為人知的曆史。記者在走訪中找到當年擔任朱德貼身保膘的劉華道老人,這位76歲的老人激動地告訴記者:“這個水庫的名字是朱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袁世凱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他在許多人眼裏是個離生活遙遠的臉譜式人物。在他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在中南海深居簡出,其生活細節鮮為人知。從袁世凱的行為習慣和家庭生活來看,有一套嚴密的封建家族製度規範著袁家人的言行舉止和日常生活。刻板的飲食習慣袁世凱最有特點的是刻板而保守的起居飲食習慣。袁世凱的起居飲食在一年四季都有一套固定規矩。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葛優日前接受采訪聊及他的藝術人生,葛優曝料他與影迷之間的事情,透露曾經光著屁股給人簽名,還表示希望同妻子相守到金婚。
  《重慶晚報》報道,葛優說:“跟一個人說自己的隱私,是知己;跟一幫人說自己的隱私,是白癡;跟全國人民說自己的隱私,那就是藝術人生。”他有一顆中國最著名的光頭,一張被所有人認識的很中國的喜劇麵孔。
  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從“熱愛文學”這一條目早在數年前就從見怪不怪的征婚廣告中蒸發之後,整個的拜金時代就隻剩下一片坎坎伐錢的聲音,今日的種種無趣和惡俗,在數十年後的子孫看來,很可能也是不大不小的笑料。今之視昔亦如後之視今,我想,這大致是不會錯的。時間是幽默的,曆史也是幽默的,盡管這類似於從牙縫裏擠出來的幽默多少摻入了殘酷的意味。別說幾千年前的成王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寅初往事私情
1882年6月24日,馬寅初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以釀酒為業的小業主家庭。他出生後不久,父親為了尋求更好的釀酒水質,將全家遷移到地處黃澤江和剡江會合處的嵊縣浦口鎮。父親見五個兒子中排行老五的寅初聰明伶俐,有心讓他讀書識字以便繼承父業。馬寅初不喜歡鄉下私塾中的四書五經,一心向往城裏的新學堂,在求學無望的情況下,他一頭紮進了黃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武術高手王啟發探秘十三陵定陵地下宮殿的第一人我作為一名畫家,在畫畫之餘也非常喜歡武術,也經常與一些當地的武術愛好者一起學習、交流。1982年,我在十三陵的獻陵村認識了一位叫王啟發的武術高手,此人個頭不高,體形幹瘦,為人和氣,眉宇間透出英氣。相傳其在解放前,一次趕著驢,進山做小買賣時,被倆土匪持槍劫持,王啟發抬腿就是兩腳,將倆土匪踢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72年9月,周恩來和田中角榮會談
1972年的9月25日至9月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簽署中日邦交正常化聯合聲明,聲明指出: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中國放棄對日本的賠償要求。在這場談判中,關於賠償問題也曾發生過衝突。中國為何放棄對日本的賠償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組成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當年殘暴的日軍將江蘇南京一帶變成人間地獄,犯下了滔天罪行。不過,在南京及其附近地區,個別日本軍人在大屠殺之後,在良知的感召下,以各種方式進行過反戰。女軍醫醫治中國軍民1947年7月南京北麵的江浦城中,日本前女軍醫佐鄉渥洋子在她行醫的一座佛教寺廟內病逝。對於她的去世,當地很多老百姓非常傷心。佐鄉渥洋子生於東京,1936年從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皇五帝時期,所謂的“垂拱而治、天下清明”。“堯舜禪讓”在中國更是一直被傳為美談佳話。最早記有“禪讓”其事的是被儒家列為十三經之一的《尚書》,《尚書》的《堯典》、《舜典》、《大禹謨》等篇說:堯在位七十年,向“四嶽”谘詢繼任人選,“四嶽”推舉鯀。堯要他治理當時危害甚大的洪水。鯀治水不成被廢,四嶽重新推舉舜。堯就對舜進行了全麵的考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馬木留克(Mameluke)蘇丹忽都思(Kudus)率領十二萬大軍從開羅出發,前往敘利亞去同蒙古軍隊決戰。這幾年來蒙古的西征大軍在旭烈兀的統帥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卷波斯和兩河流域。兩年前巴格達陷落,阿巴斯哈裏發帝國(AbbasidCaliphate)的末代君主、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穆斯塔西姆(al-Mustasim)被蒙古大軍生擒處死,阿巴斯帝國滅亡;僅僅七個月前,阿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