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詩稿

一鶴排雲上,詩情到碧霄
個人資料
博文
(2014-01-17 09:21:50)

昨夜無聲至,晨窗獨賞時。
素塵真複瓦,玉蕊乍盈枝。
舞態堪尋味;端容惹夢思。
幾曾迷五色,清韻是相知。 2014011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前日在詩友阿留關於音韻文章的跟貼中,我承認曾是一個分不清前鼻音(in,en)與後鼻音(ing,eng)的人。這和方言影響有關。
上海人都知道,上海話裏陳先生和程先生是分不清的。問你貴姓,答曰姓陳或程,上海人(包括江浙一帶人)必得加一句說明是耳東陳,還是禾口程。因為聽者聽到的都是“CHEN”的音。我老伴姓程,國內來我實驗室的北方人,一直以為她姓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歲晚分中夜,煙花沸子辰。
一天飛豔麗;萬戶落繽紛。
繁亂疑星舞;喧騰覺馬奔。
立觀憂喜半,秋鬢待新春。
(詩韻新編十五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對聯需要對仗。對者,指上下兩句作對,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對聯不同於詩,其句可長可短。較長的對聯,常由一些短句構成,短句之間,作者也往往讓它們作對,或可稱為句內自對。如清代一位文人,到杭州當官,正值八月十八錢塘觀潮之時,良辰美景,得意而寫了一副對聯: 下筆千言,是槐子黃時,木樨香候; 出門一笑,正西湖月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2-28 09:17:35)
國內正在打虎,打出來的是政法委書記,公安部長、局長,紀委書記、主任,以及大大小小的反貪局長等等。歎而口占一首。
打虎擂鼙動有真,張弓結網正勞神。
細觀大小中華虎,多是當年打虎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說了黃鶴樓上古人的楹聯,順便上網查了下現在樓上的對聯,感到下麵三副很堪鑒賞(見圖)。一是當代書法家錢君匋先生寫的: 萬古河山勝跡常留歎百年時運維艱三楚名樓曾付火; 千秋邦國韶華永駐看一代英雄謀略九霄仙鶴又乘風。 此聯歎古讚今,寫得很有氣勢,且古韻濃鬱。看那書法,錢先生用了幾個古體或繁體字,如僊(仙),寉(鶴)等。 第二副是書法家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上文說了個太白酒樓,這次說黃鶴樓。 黃鶴樓,名樓也。初建於三國時期,後來屢毀屢建。樓以黃鶴名,是因為傳說這兒是仙人乘鶴遠遊的地方,或是跨鶴者小憩之處。詠黃鶴樓的詩不多,因為唐人崔灝寫了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七律。李白登樓讀之,讚而沒再敢題詩,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有了詩仙這句話,後來人登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一上酒樓,就常常喜歡題詩。詩寫得好,自然為樓增色,但也有不少故弄風雅的,題些歪詩,反而大煞風景。 且說有一酒樓,名為太白酒樓。太白者,大詩人李白也。李白不但是詩人,還是酒仙,杜甫《酒中八仙》詩說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喝酒喝得皇帝老子都不想見了。 也許在這樣的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退休已近兩年了,兩年來,每周至少三天都還在班上。本想明年全退,偏偏這時我們研究了近二十年的一個課題,取得了大進展。看來明年全退的計劃,又勢在難行了。感而湊七律一首。
如何退役未能休,偏有佳音出院樓。
假說經年真證實;新篇多緒待綢繆。
傳薪喜見迎薪輩;引路甘當識路騮。
已近古稀猶掛甲,征程再赴一年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記得母親遺體火化後第四天,我們兄妹四人一起去接骨灰。因墓地還未就緒,骨灰盒得先寄放在殯儀館裏。那寄放廳就像一個圖書館,一排排的牆架,從上到下大概有四五十層,每層一格格的小室,排得密密麻麻。不同層麵的價格不一樣,中間和人等高的那幾層最貴,要400多元一年。我們去時,被告知說隻有底層和頂層有空位,其他都滿了,或有人預訂了。最高層最便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