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漫天風雪阻歸程,旅邸淒清百感生!入眼旌旗非故國,驚心烽火到神京。樓台冷落人疎散,江漢奔騰夜有聲;急景殘年歸未得,此生何日見升平?民國三十七年歲暮旅居武漢感懷七律一首——張任民
由漢口派來一架飛機
民國三十七年的夏天,因戡亂軍事,節節失利,白崇禧將軍拜華中司令長官之命,坐鎮武漢,並特地把安徽省主席李品仙調任副司令長官,以資襄弼(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蔣李最大裂痕製造者—俞作柏張任民【題記:張氏保定二期畢業,為桂係高參,自1921年李宗仁玉林起兵時起,就追隨李之左右,參予戎機,雖未有機會帶兵,但一直在桂係總部充任高參、總參議或參謀長等職,對於桂係內部爭鬥皆親曆目睹,故其回憶之桂係內幕頗有參考價值。】提起俞作柏,或許很多人對他已經淡忘,即使是廣西較年輕一輩的軍政人員,可能對他也有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近幾年澳洲大旱,咱這昆士蘭東南部更是重災區,政府已經實施五級限水措施。如果旱情繼續,則在今年九月之後,要實施更嚴厲的六級限水措施,真正要進入“滴水貴如油”的階段了。
在這個限水政策下,草地是不能澆了,花也隻能用淘米和洗碗水澆澆。這樣一來,那些嬌氣點的花就遭殃了,即使是比較賤的花和植物,長得也唧唧歪歪的-奈何,誰叫咱這地方缺水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42年1月,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大舉南進,在東南亞節節勝利,大英帝國軍隊節節敗退,聞風而逃,甚至大批投降的時候。而與此同時,在華日軍發起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卻遭到了國軍的頑強抵抗,並有大批日軍被俘,與其在南洋的長驅直入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說明了一個史實:中國軍隊的抗戰是英勇的。這也是中國最終能戰勝驕橫一時的日本侵略者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對於不得不低頭認輸的日本法西斯來說,這無疑是痛苦和恥辱的一天;而對於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則是噩夢結束、光明到來的日子;尤其是對於經過8年浴血抗戰的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中華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日子。62年過去了。世界已發生了翻天複地的變化,地緣政治也已有所不同,可是,這個日子我們不能忘記,特別是在當今日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今天是8月13日,是中國國民政府在上海發起全麵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第一個有組織和有規模的戰役的開始,從1937年8月13日開始,至11月12日結束,曆時達三個月之久,是為“淞滬會戰”,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在這場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八一三”抗戰中,日軍參戰達9個師22萬餘人,傷亡9萬餘人;中國軍隊有6個集團軍參戰,約70個師共70餘萬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50-1953年,爆發了朝鮮戰爭(也稱韓戰-中國稱抗美援朝戰爭)。跟以往一樣,澳洲大兵自然追隨美國和英國,成為美軍領導下的聯合國軍中之一員,派兵前往朝鮮,與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誌願軍作戰。 這次參戰,澳軍共派出17164名官兵前往,其中陸軍10657人,海軍4507人,空軍2000人。結果是戰死339人,受傷1216人,被俘29人。這被俘的29人分別由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凋零的“鬱金香”-澳洲部隊在中國(續四) 在進入中國近一年的時間裏,這支澳洲大兵部隊未參加過任何一次的對日作戰,除了其中的個別隊員曾經參與過一次當地突擊隊的外出偵察任務之外,他們恐怕連日本人的麵也沒有照過。他們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利用其從緬甸攜帶來的爆破工具和偵察器材等,給這些遊擊部隊做了些培訓,並指導了這些士兵如何操作迫擊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凋零的“鬱金香”-澳洲部隊在中國(續三)
1942年7月,“鬱金香部隊”跟隨第5突擊營,渡過瀏陽河後,進入江西。他們越銅鼓,直趨靖安的丘家街,然後駐紮於此地。與“鬱金香部隊一起的,還有英國人的醫療小分隊,他們在這裏設有醫院。他們在此呆到10月份,就奉命啟程離開中國,前往印度。
下麵是鬱金香部隊在江西的活動照片:
1942年6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凋零的“鬱金香”-澳洲部隊在中國(續二)
1942年3月,鬱金香部隊到達目的地-湖南祁陽,即中國著名的國軍遊擊將領李默庵將軍領導下的突擊隊第突擊營的駐地。他們在此住了三個多月。下麵是有關他們在祁陽的照片:
鬱金香部隊和第5突擊營隊部,二部軍官在門口合影。
鬱金香部隊在祁陽的駐地-水田山陵環繞的一個村莊。
鬱金香部隊駐地近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56]
[157]
[158]
[159]
[1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