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中評社報導組)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12日上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9屆香格裏拉對話發表演說時表示,中國統一是絕對要實現的,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我們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會打到底!這是中國不二的選擇。魏鳳和正告台獨分子及其背後的勢力,搞台獨死路一條,妄想!挾洋自重,不會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記者段曉魯)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在邦交正常化以來,中日關係總體發展良好,經貿領域的合作日益深化,為雙邊經濟發展帶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新冠病毒、未來經濟合作模式的轉換及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方麵,有著不少挑戰與機遇。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評論員 彭念)巴基斯坦新政府組建後,境內恐襲活動屢禁不止,中國公民正日益成為主要攻擊目標之一。本月2日,一名中國工程師在巴南部城市卡拉奇卡西姆港燃煤電站遇難。這是繼4月末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中方教師遇難後的又一起針對中國公民的恐襲活動。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巴境內就發生兩起針對中國公民的恐襲事件,這足以說明巴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評社╱題:“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所謂“法理依據”站不住腳作者:張西特(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摘要】自《開羅宣言》發表以來,台灣的法理地位一直都得到確定且未曾改變,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部分“台獨”分子為了達成其政治目的,不惜扭曲曆史與國際法,在美國與日本的配合下,捏造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陳水扁   中評社高雄5月31日電/涉“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修正案昨日由民進黨闖關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有望獲免訴的陳水扁26日主持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昨天咳嗽、喉嚨痛,今天快篩出現陽性。兒子、高雄市議員陳致中說,陳水扁昨天篩陰、今天篩陽,不過沒發燒,媽媽吳淑珍目前仍是陰性,家人密切觀察健康情形中,感謝各界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5月31日COVID-19確定病例。(照片: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評社台北5月31日電/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1日台灣新增8萬656例COVID-19本土病例,49例境外移入個案,另增190例中重症個案,90人死亡。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0656例本土病例,為38638例男性、42001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4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降半旗致哀。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天,我們紀念一個悲劇性裏程碑:100萬美國人死於新冠。”美國總統拜登12日發表聲明說。   然而,這場悲劇仍在延續。近來,隨著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BA.2亞型在美國快速傳播,大多數州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和住院病例數均明顯增加。美國疾病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張慧智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海涵)吉林大學朝鮮韓國研究所所長、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慧智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談及兩國“近而不親”的問題,張慧智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則在於中國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   中評社記者提問說,中韓建交30年來,兩國關係雖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有一個困境始終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即兩國民眾相互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評論員喬新生)沸沸揚揚的美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會議。在東盟國家力圖擺脫新冠疫情困境、走上經濟複蘇道路之際,美國召開這樣的會議,目的是拉攏東盟國家,推銷拜登政府正在醞釀中的印度洋太平洋經濟框架。   但是,正像新加坡總理所指出的那樣,如果美國建立印度洋太平洋經濟框架的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評社╱題:“網軍”——當今台灣社會怵目驚心的政治公害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摘要】民進黨發展網軍的社會政治效果一是為了選舉的需要,其次是給台灣民眾拚命“洗腦”。凡是能拉高兩岸仇恨,尤其是“反陸”“抗陸”,祇要有一點可操作,就極盡煽風點火之能事。內中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