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說●無聞

卍卍卍卍《華嚴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卍卍卍卍
博文

  羅睺羅白佛言:  “......憶念昔時,毗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睺羅,汝佛之子,舍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黃打鐵。宋,黃公,潭州人。本軍伍,以打鐵為生。每鉗錘時,念佛不輟口。一日無疾,托鄰人為寫頌雲:“叮叮當當,久煉成剛。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即化去。其頌盛傳湖南,人多念佛。   讚曰:據黃公別無他能,止是念佛不輟口耳。世人不肯依樣行持,而尋奇覓巧,遂成虛度。噫!非所謂翻嫌易簡卻求難耶?(往生集 雲棲蓮池大師輯)
  應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九峰道虔禪師,福州人也。嚐為石霜侍者。
  洎霜歸寂,眾請首座繼住持。
  師白眾曰:“須明得先師意始可。”
  座曰:“先師有甚麽意?”
  師曰:“先師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其餘則不問,如何是‘一條白練去’?”
  座曰:“這個隻是明一色邊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五台山隱峰禪師,......,冬居衡嶽,夏止清涼。
  唐元和中,薦登五台,路出淮西,屬吳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與賊軍交鋒,未決勝負。
  師曰:“吾當去解其患。”
  乃擲錫空中,飛身而過。
  兩軍將士仰觀,事符預夢,鬥心頓息。   師既顯神異,慮成惑眾,遂入五台,於金剛窟前將示滅。   先問眾曰:“諸方遷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師(江西馬祖道一禪師)於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門山,於林中經行,見洞壑平坦,謂侍者曰:“吾之朽質,當於來月歸茲地矣。”
  言訖而回。既而示疾。
  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師曰:“日麵佛,月麵佛。”
  二月一日沐浴,跏趺入滅。(五燈會元)
  百丈懷海禪師有偈雲: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04-07 07:51:42)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
  (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福州古靈神讚禪師,本州大中寺受業。後行腳遇百丈(百丈懷海禪師)開悟,卻回受業。
  本師問曰:“汝離吾在外,得何事業?”
  曰:“並無事業。”
  遂遣執役。   一日,因澡身命師去垢。
  師乃拊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聖。”
  本師回首視之。
  師曰:“佛雖不聖,且能放光。”   本師又一日在窗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宗東土初祖菩提達磨大師
    -> 二祖慧可大師
    -> 三祖僧璨大師
    -> 四祖道信大師
    -> 五祖弘忍大師
    -> 六祖惠能大師
  (一)   可(二祖慧可大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初祖菩提達磨大師)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真淨和尚,有時遽喚侍者:“將老和尚來。”
  侍者將南禪師(黃龍慧南禪師)真(畫像)展開,
  淨以手加額雲:“不是這老和尚,(我)豈能如此!”
  輒顰蹙半餉,卻戒收之。每每如此。   潛庵源和尚,每見南禪師真,即淚下。   師(大慧普覺禪師)每歲得時新,必先供佛及圓悟(圓悟克勤禪師),然後敢嚐。
  謂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唐天竺沙門般刺蜜帝譯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