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8-12-31 14:10:33)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audio/index.asp.html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1969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淺釋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淺釋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淺釋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淺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臺頌解六祖法寶壇經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big5.xuefo.net/show1.asp?id=4377
(一)
我持一經:《金剛經》,為得智慧故!
  念佛為聞法,我今已聞法,如不勤心修,念佛有何益?
  故有念佛者,應勸人持經,經為佛慧命。佛法僧三寶,本來是一體,勤念三寶故,方為真念佛!
  我持一咒:藥師咒,一百零八遍,加持與十方,誰有諸病苦,常念誦不舍。
  願我境界中,沒有諸橫死,乃至病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金剛經演講錄視頻/ 濟群法師   2002年春講於蘇州定慧寺
http://diamond.goodweb.cn/diamond_7.asp
2
持誦金剛經得定要決/濟群法師
http://big5.xuefo.net/show1.asp?id=6724
  六祖聞客誦金剛經有省,謁黃梅五祖,為說金剛經而大徹大悟,佛門佳話,人盡皆知。其後歷代聖賢,從金剛經及六祖壇經悟道者,亦所多在,隻如近世人誦經者多,悟道者少,其故安在?想與根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31 13:48:53)
http://big5.xuefo.net/show1.asp?id=7448
中文版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big5.xuefo.net/show1.asp?id=4239
作者:後學圓金  
  2001年春天,我因病在北京朝陽區的一家醫院住院治療,當時的境況不大好。我患的是一種叫做肌營養不良病的神經類疾病,目前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住院也隻是維持而已,而且逐漸惡化,行動越來越困難。因為身體不好,工作也受到影響,醫療費用比較昂貴,經濟上也十分困頓,在這種情況下,心情自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big5.xuefo.net/show1.asp?id=6273
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1 
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2 
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3 
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4 
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5 

各位善知識:
  今日大好因緣,與各位大德研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在今天末法時代,能夠深入研究三世諸佛的妙理,的確是因緣難逢難遇,本人非常高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堪布慈誠羅珠索達吉堪布宗薩欽哲仁波切文集匯編索達吉堪布:如何持誦金剛經
http://www.xuefo.net/show1.asp?id=4530
  【每日至少應讀經一遍】  一方麵,繕寫讀誦等屬十大法行,另一方麵,此經主要宣說般若空性的甚深意義,受持此經與修持空性功德等無差別。麥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門》中雲:“世間最大的三種功德是發菩提心,宣說大乘佛法,觀想空性。”因此具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amtfamtf.net/jtzl/jgjksl.htm
《金剛經》開示錄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索達吉堪布  傳講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文殊智慧勇士!頂禮傳承大恩上師!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第一節課《金剛經》又名《般若三百頌》,此經在漢地影響極廣,自鳩摩羅什法師翻譯出來後,修行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31 13:28:47)
經書的第一頁上一般都有保寧勇禪師寫的《警策文》(注一),告訴大家應該以什麽樣的心和身口意來學習佛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經書不用的時候應當放在幹燥潔淨的地方,結手敬拜。
千萬不要小看這部《金剛經》,它所在的地方就相當於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會看到它在暗中是放著金光的,而這金光中還有很多天龍護法在護持。所以,有的人還會看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31 13:27:46)
http://www.xuefo.net/show1.asp?id=6811
 【忍辱】
  梵語ks!a^nti,巴利語khanti,西藏語bzod-pa。音譯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即令心安穩,堪忍外在之侮辱、惱害等,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苦痛,皆堪忍之。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載,忍辱含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惡意等三種行相。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為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