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1

(2008-12-31 13:42:24) 下一個
 
各位善知識:

  今日大好因緣,與各位大德研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在今天末法時代,能夠深入研究三世諸佛的妙理,的確是因緣難逢難遇,本人非常高興,亦非常樂意與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此乃經題之文,金剛是譬喻,般若波羅蜜是法,此經以法、喻而立題。
  金剛譬喻般若,能破眾生的執著,眾生的執著,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都未能破,所以生死輪回無有了期,若破了我執,誰也不受生死,我執不易破,惟金剛般若能破。


什麽是我執呢?

  我們死了以後,到地府受審的那個,就是‘我’,不是我們的身體去,是‘我’去,‘我’,執則有,不執則無,所以,是‘我相’到地府受審,判罪後,到地獄處受苦的,也是‘我’,不是我們的身體去受,身體已死了,埋葬了,沒有受與不受,隻有‘我’去受。地獄罪畢後,投胎時,也是‘我’去投胎,無我,不會入胎,有我,才入胎;或入人胎,入胎後,出生為人,長大後造罪,誰造罪?不是身體造罪,是‘我’造罪。

  一切罪都是由我而造,例如行路時,不知不覺,踏死了一隻蟻子,不知道——無我——無罪,若見到一隻蟻子,故意踏死它,有我,有殺蟻罪,所以一切罪都是從我而生。

  不但一切罪從我而生,一切貪嗔癡煩惱,亦是由我而起,所謂我貪、我嗔、我癡、我嫉忌、我諂曲、我憍慢,無我,一切煩惱無所從起。

  煩惱因我而生、業因我而作、輪回因我而受,都是因為‘我’,稱為我執。‘我執’非常厲害,亦不易斷,惟有金剛般若,可以斷我執,若不斷除我執,生死無有了期。

  昔日摩登伽女,因執著五百世的姻緣,是故五百世皆為女人,後來在楞嚴會上,得楞嚴咒的力量,把我執消除,證阿那含果。

  因五陰而起我,破了五陰的我,則無我起煩惱、無我造罪、無我受生死,是謂了生死。聲聞緣覺,隻不過以般若力破了我執,無我,不再起煩惱,無我,不作業,無我,不受生死,出三界火宅,免受輪回。

  聲聞緣覺雖然認為五陰無我,但仍認為有五陰之法、有生死之法、有涅槃之法,稱為法執,既執有法,便蓋覆佛性,是故二乘人雖然生死已了,但仍未見佛性,既未見佛性,不懂得從性起修,又焉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呢?

  凡夫不但我執未空,法執亦未空,有我執,所以受生死輪回,有法執,所以不見佛性;菩薩以金剛般若智破我執,出生死苦海,不受輪回,再破法執,見佛性,從性起修六度萬行,功德圓滿即成佛。


何謂般若?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般若是一法,佛以種種的名字而說,或說圓覺、或說實相、法界、涅槃、法身,壇經雲:‘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是名般若智。’

  般若又分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及實相般若三種,一切經典、陀羅尼咒等,都是文字般若,念阿彌陀佛,亦是文字般若,戒律,亦是文字般若,乃至禪宗大德參 ‘念佛是誰’,亦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的範圍很廣,文字般若多者,成一部經,少者,是一四句偈,從文字般若而起觀照,就是觀照般若。

  例如持大悲咒,大悲咒是文字般若,持得純熟,觀照般若現在眼前;念佛,是文字般若,念得純熟,觀照般若亦現出來,從文字般若修行,決定得觀照般若。

  何謂觀照般若?觀照就是觀一切法空,例如持大悲咒,持至相應時,觀照般若現前,空了時間性,本來念一遍大悲咒須兩三分鍾,現在隻須一彈指頃;又例如禪宗大德坐香,但覺一彈指頃便開靜,皆因觀照般若力,若無觀照般若,坐香時,會覺得時間很長,若起觀照,不但時間空,文字般若亦空,甚至一切法空,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一刹那間黑暗消除,光明現前,這都是觀照般若之力。

  從文字般若生觀照般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布施,不見有布施相可得;持戒,不見有持戒相可得;念佛,不覺自己有佛可念——再由觀照般若生實相般若,實相就是到彼岸。

  又例如,念阿彌陀佛,是文字般若,念至妄想伏,煩惱薄,阿彌陀佛放光明,是觀照般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亦是觀照般若,再精進念,命終時,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者,諸法實實在在就是‘這樣’——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實相般若就是彼岸。

  不論我們用什麽功,必定先從文字般若下手,從文字般若而起行,行起解絕,就是觀照般若——照色,色空;照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空;五蘊空時,眾生亦空,眾生空即無生,無生就是佛,就是到了彼岸。

  用功至觀照般若起現行時,欲罷不能,觀照般若得力,即起實相般若,實相,就是我們的佛性,佛性最真實,除了佛性以外,一切都是虛妄,都不真實,都可以舍。

  金剛經中,處處顯露三般若:‘般若波羅蜜多’,是文字般若,‘即非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照般若,‘是名般若波羅蜜多’,是寶相般若;‘如來說微塵’,是文字般若,‘即非微塵’,是觀照般若,‘是名微塵’,是實相般若。

  金剛經處處顯露三般若,若明白三般若,全部金剛經就容易清楚,三般若,的確是我們修行的路徑,出苦海的寶筏,惟文字般若,仍是此岸,隻有實相般若,才是彼岸。

  心經亦具足三般若,不過比較簡單些,隻從空五蘊而見寶相,金剛經則從布施、忍辱、微塵、世界、說法、三十二相等法中見實相,範圍比較廣。

  波羅蜜,意即‘到實相的彼岸’,六祖雲:‘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故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法執一天未除,布施不是般若,般若不是禪定,禪定不是忍辱,忍辱不是持戒,法法不同,而且法法互不相容,例如水不容火,火不容水,地不容風,風不容地,法執空時,布施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水性就是火性,萬法一如,萬法打成一片,如水無波浪,是名波羅蜜;是故波羅蜜,就是實相般若。

  經,即路徑,從凡夫到成佛,以金剛經為路徑,名之為經。
  經題解釋已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