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1-02 10:09:43)
http://www.515888.net/my/ShowNews.asp?ThreadID=35282
女性做人修行,總不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之總綱。文鈔中具體開示處甚多甚廣。今恭摘部分要點,方便前途指導。一、篤盡己分
(1)女人本分在於孝親相夫教子所言盡職分,在女人分上,實有最大之關係,而且了無形跡。世之治亂,家之興衰,悉由女人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tieba.baidu.com/f?kz=288554241
生命輪回---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全書)作者:布萊恩.魏斯
http://tieba.baidu.com/f?z=128845056&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B7%EB%B7%EB&pn=50
美國布萊恩·魏斯(BrianL.Weiss)醫生的四本關於輪回的著作
①前世今生——生命輪回的前世療法(ManyLives,ManyMasters)
http://www.wokool.com/LHLX/ShowArticl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hougangwei.blog.sohu.com/67823871.html
佛教的標誌性符號之一——卐(Wan),srivatsalakslana的意譯,意為吉祥海雲、吉祥喜旋。鳩摩羅什、玄奘等曾譯為“德”字;菩提流支譯為“萬”字,寓以“萬德莊嚴、功德圓滿”之意。卐字之音,起初在佛經中似無定論。從武則天長壽二年(693)開始,才規定此字讀“萬”。唐慧苑《華嚴音義》載:“卐本非漢字,周長壽二年,權製此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http://www.dxsbcs.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
基督教教義中有一位萬能的上帝,其解釋罪孽的起源是[僅僅由於抵抗上帝同它聯係在一起的對善惡的認識,才把罪孽和死亡帶入生命],也可以說是亞當和夏娃[它與上帝對抗]而產生了人的原罪。
[但從聖經中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可得知人的本性純淨]他便不會不聽上帝的吩咐去吃禁果與[上帝對抗],即是與[永恒的規律有矛盾]。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些都是我們大家所熟習的,孔子將人生分三個階段,對人慎戒的名言。我們加上年齡、經驗、心理、生理的體驗,就愈知這三句話意義之深刻。少年戒之在色,就是性的問題,男女之間如果過分的貪欲,很多人隻到三四十歲,身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曆史上,天台宗立宗就是以[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為依據.
其創始人智顗,住在浙江的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
其教義以五時八教為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
[楞伽經,金剛般若]是禪宗的經典依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02 09:57:52)
放下修行的時間,時間的長短不代表一個人的智慧;
放下誦讀得滾瓜爛熟的經文,讀經的多少不代表一個人的修行境界;
放下自以為是的修行經驗之談,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子的數目一樣多,誰說別人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呢?走同樣的路,因路人不同,感受也不會一樣。不要急於去否定別人┅┅
放下別人與自己觀點不同時的“心中妄念”,一個不能接受客觀現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950年前佛教剛剛在藏地恢複的時候的那種情景。一千多年前的藏地由於藏王朗達瑪,對藏傳佛教進行大規模的消滅。七十年後恢複起來的時候,出現了什麽黑咒、雙修,你咒死我,我咒死你等等的旁門邪道。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外道都出來了。尤其是顯宗排斥密宗,密宗排斥顯宗。
修顯宗的人認為密宗是外道,修密宗的人認為顯宗是小乘佛法,不值得學。因此,顯宗與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sinc.sunysb.edu/Clubs/buddhism/YuanJueJingLueShuo/
圓覺經略說南懷瑾先生
圓覺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經典。
本書的講解,深入淺出,初學易懂,且明白指出如何明心見性,以及修行過程中
的諸多問題。有心習禪或參研佛法者,不可不讀!
編者的話
原版說明目錄
緣起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大經之真偽
釋佛陀多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515888.net/my/ShowNews.asp?ThreadID=39861
修行精華序
一、感應與巧合
二、為什麽要念佛?
三、此生若不念佛,無了生脫死之期
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人生之苦
六、學佛後要怎樣行持
七、修行者一個妙法—念佛
八、消災延生是可能的嗎?
九、造業終有報
十、念佛就是修行
十一、略說‘眾生皆有佛性’
十二、聽經閱讀
十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