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究竟是救苦救難的救主,還是騙吃騙喝的騙子?從耶穌開始宣講天國的時候開始,這樣的爭論就開始了.
在沒來文學城以前,在我的生活圈子中,我雖是少數派,但和我信仰不同的家人和朋友,對我的信仰表現出相當的尊重,我們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非黑即白"的激烈爭論,因此我也從沒想過耶穌是否是個騙子這樣的問題.
在這裏的爭辯中,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如果耶穌是[
閱讀全文]
基督的智慧——十字架耶穌是救苦救難的救主,還是騙吃騙喝的騙子,爭論至今,快兩千年了,還在繼續爭論之中。不容置疑的事實是,耶穌死了,死在了十字架上。不管人們下什麽樣的判斷,十字架讓耶穌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無論是偉大的君王和智者,還是卑微的草民和乞丐,儼然不同。因此,無論人們是否理解,十字架在全世界,一直是得救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
閱讀全文]
家藏一副半塘老人遺墨,“竹繩驚月地,瑤簡動星文”,抬頭:二侄索字,落款:半塘老人集句,戊戌二月。詳文見[求助帖]。
求助帖在文學城張貼後,得到了網友們熱情的幫助。網友們的熱心,讓我感動不已,我不懂韻律,平仄,但我懂字裏行間的那份真情。
戊戌變法失敗後,半塘老人也接受了“審查”,幸虧刑部派來的“專案組長”,是和半塘私交不錯的一位李姓[
閱讀全文]
不幸的人子,拿撒勒的耶穌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否還有人,比那個,釘在十字架上的,拿撒勒人耶穌,更加不幸?還在母腹中,耶穌就低人一等,母親瑪麗亞未婚先孕。一個並非胎兒生父的男人,敬虔老實厚道的約瑟,為了避免讓未婚妻蒙羞,頂著流言蜚語,迎娶了身懷六甲的孕婦。降生人世的第一時間,嬰兒耶穌與牛馬為伴。不幸趕上人口普查的大遷徙,伯利恒的旅店[
閱讀全文]
一句“想念”,引來淚水漣漣“太公”,是我在文學城認識的一位從未謀麵的朋友。前天,送給我一段qqh,“很久看不到你了,…..想念。”讀後,百感交集,淚水漣漣。一句“想念”,讓我淚水漣漣,“想念”把我帶回了童年。一杯香茶,一本線裝書,紮羊角辮的女孩,依偎在爺爺的膝前,身後的房簷掛著一盆金邊的吊蘭。線裝書是半塘老人的《味梨集》,後記裏提到了六[
閱讀全文]
明儒程獻章語錄:
人要學聖賢,畢竟要去學他,若道隻是個希慕之心,卻恐末稍,未易湊泊,卒至廢弛。
若道不希慕聖賢,我還肯如此學否?思量到此,見得個不容己處,縱使古無聖賢為之依歸,我亦住不得,如此方是自得之學。
讀書人要學聖賢,必須要在思想上行動上,腳踏實地,實行出來。如果隻是有一個羨慕的心,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聖賢,卻不照著聖賢的榜[
閱讀全文]
明儒程獻章先生語錄:
君子未嚐不欲人入於善,苟有求於我者,吾以告之可也;強而語之,必不能入,則棄吾言於無用,又安取之?且眾人之情,既不受人之言,又必別生枝節以相矛盾,吾猶不舍而則之益深,取怨之道也。
大凡君子,都很願意人們能夠明辨是非,一心向善,所以隻要有人前來請教做人處事的道理,沒有不願意教導的。但是如果別人沒有前來請教,而自[
閱讀全文]
明儒顧憲成先生語錄:
人身之生死,有形者也;人心之生死,無形者也。眾人見有形之生死,不見無形之生死,故常以有形者為主,聖賢見無形之生死,不見有形之生死,故常以無形者為主。
每個人的肉體總有死亡的時候,這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沒有人會對肉體的死亡產生懷疑。然而,每個人的心靈,如果不在具有靈感,不再向往提升,不再追求理想,那麽這顆心,[
閱讀全文]
家藏一幅半塘老人的親筆對聯:珠繩驚月地,瑤簡動星文。上聯旁款:二侄索書,下聯旁款:戊戌二月半塘老人集句。
家父回憶,這本是一幅七字對聯,因不知集句出處,所以也猜不出裁減掉的那兩個字是什麽?
關於這幅對聯的一點曆史背景:
半塘的二侄王瑞芝,1896年中舉,曾任奉天府事。在康有為講學桂林期間,對康多方麵的給以積極支持,並介紹康有為認識了[
閱讀全文]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讓聖靈擔憂
昨天看到幾位姐妹討論到“得罪神和得罪人”這個話題,我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先說“不得罪人”,可以說,這是根本做不到的。為什麽?因為人人的標準不同,喜好不同。你隻能做到不得罪某一個人,卻做不到不得罪所有的人。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網友讓我對cityhall姐妹的言論表明態度,並以此作為我能否呼籲“不要再惡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