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擺中間,走勢放一邊來美國的最初幾年,我們全家過的是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全部家當就是幾隻大紙箱的日子,靠租住房租相對便宜的私家房,有了一個安身之處。租私家房的最大不適,就是居無定所的漂泊感,不知道什麽時候,房東就會用很難有商量餘地的急茬,下達一個月後必須搬家的指令。有一年的感恩節剛剛過去,我當時的房東,眼淚汪汪地告訴我,她的生意[
閱讀全文]
京師大學堂開辦 (轉帖)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創辦於一八九八年,是戊戌維新運動的產物,也是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中學與西學、科舉與學校長期鬥爭的產物。《馬關條約》簽訂後不久,一八九五年六月,順天府尹胡■棻就上書清廷,請裁改書院,開設學堂。他指出:“泰西各邦,人材輩出,其大本大源,全在廣設學堂,……以故國無棄民,地[
閱讀全文]
彼此同情,婆媳成母女其實,嫁給老公後,我也曾經很困惑:為什麽婆媳之間很難向母女之間那樣相處呢?婆媳關係有可能磨合成為母女關係嗎?舊時代,受男尊女卑,長幼有序的倫理約束,在婆媳之間有了矛盾的時候,媳婦往往是弱勢,為了“我愛我家”,一般也隻有以忍氣吞聲的方式,來遷就婆婆,維持家庭的安定團結。時代不同了,隨著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妻管嚴”的[
閱讀全文]
[點絳春]
誌在溫飽
“誌在溫飽”乃我家祖訓之一,傳至我輩,已近兩百年。數代人,無論是二品頂戴花翎的朝廷命官,還是默默無聞的升鬥小民,大都遵循了祖上的教誨。今天,美籍華人小鶩仍以祖訓為座右銘,看淡過眼煙雲的榮華富貴,珍惜得來不易的吃飽穿暖,知足常樂,厚德載福。填詞[點絳春],表心誌。
聞雞起舞,
曲過風清淨庭除。
披星戴月,
勤[
閱讀全文]
說到王鵬運對夢窗綿麗詞風的追摹,不能不提《鶯啼序》一詞:無言畫闌獨憑,黯吟懷似水。絮風悄、換到鵑聲,亂紅飄盡殘蕊。聽幾度邊笳自咽,鄉心遠逐南雲墜。悵風塵極目,棲棲總是愁思。沉醉休辭,浮名過羽,底英雄豎子?盡空外,歸雁聲酸,碧山人遠莫至。恁天涯,登臨吊古,也雲裏,帝城遙指。算長堤,芳草萋萋,解憐幽意。新詞讀罷,琴築蒼涼,想寤歌獨寐。[
閱讀全文]
王鵬運(1849——1904),字幼霞,一字佑霞,中年自號半塘老人,又號鶩翁,晚年號半塘僧鶩。王鵬運原籍浙江山陰縣,玄祖父王雲飛遷家至廣西臨桂,父親王必達開始以臨桂縣籍應試,自此為臨桂人。王鵬運22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24歲時補授內閣中書,後曆侍讀、江西道禦史,遷禮科掌印給事中等職務。時處清末政治風雲變幻之際,他銳誌主戰及改良,曾上書反對西太後和[
閱讀全文]

圖片簡介:王鵬運,桂林市人,號半塘老人,為清末四大詞人,提出“重、大、拙”的詞學理論,與桂林市人況周頤共創“臨桂詞派”。(王鵬運是由唐景崧的父親啟蒙的,9歲時隨父親離開桂林,22歲時回桂林參加鄉試,中了舉人。曾任內閣中書、內閣侍郎、江西道監察禦史、禮科給事中、禮科掌印給事中等職,三品頂戴花翎。王鵬運舊居“杉湖別墅”遺址,就在現榕杉湖[
閱讀全文]

要隱忍克讓還是要恃強淩弱
這個論壇雖小,但也可以由此看...[
閱讀全文]
從車庫看進去。
救了我一命的洗衣房。
被我撞飛了的車庫門。
闖禍的吉普車。
修複後。[
閱讀全文]
“所有的基督徒們都犯了奸淫,都犯了偷盜,都犯了亂倫”?一位四十歲的女人,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不幸遇難。在“家壇”看到這則消息時,我落淚了,我並不認識遇難者,但我仍然感到哀痛,不僅因為她和我一樣是基督徒,更因為,她和我一樣,是一個背井離鄉的海外華人。然而,讓我震驚的是,竟然就有人用“結束了罪惡的一生”,來表示對不幸事件的幸災樂禍,並[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