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學會了製作唯美小帖。大大的願望,就在此刻實現了:我和我的燕懷堂的前輩們,終於在小小的方寸之地,歡聚一堂!想到此,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照片真好!團聚真好!感恩真好!
1。燕懷堂的女兒,獨孤小鶩。
2。燕懷堂七世祖母姚夫人(右二)。攝於1920年代。
3。燕懷堂七世祖父,名諱序梅,字孝貽。1910年代拍攝。
4。燕懷堂七世祖[
閱讀全文]
“說實話我很愛我家,也處處留心要照顧好我的家,包括老公和孩子。因為有了第二個孩子,因此來美國5年一直在家,照顧孩子和這個家。但是老公經常會說我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我也沒怎麽在意。去年十月在國內的媽媽突然檢查出癌症晚期,我馬上帶上三歲的小兒子回了國,大的孩子因為要上學就跟老公留在了美國。回國3個月天天陪著媽媽去醫院,開導她、安慰他[
閱讀全文]
序言
這個書目是我答應清華學校胡君敦元等四個人擬的。他們都是將要往外國留學的少年。很想在短時期中得著國故學的常識。所以我擬這個書目的時候,並不為國學有根柢的人設想,隻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點係統的國學知識的人設想。這是我要聲明的第一點。
這雖是一個節目,卻也是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做“曆史的國學研究法”,這四五年來,我不知收到[
閱讀全文]
青山濕遍
八月三日。譙君生朝也。歲月不居。人琴俱往。納蘭容若往製此詞。音節淒婉。金梁外史*1。龍壁山人*2皆擬之。傷心人同此懷抱矣。
中秋近也。年時棖觸。雙笑行觴。記得按。得或作行。木樨香裏。倚青奩。特換明妝。更喁喁。吉語祝蘭房。願年年。花好人同健。醉花陰。不羨鴛鴦。誰信高橋賃廡*3。飄零天壤王郎。任是他生能卜。也難禁得。此際神傷。二[
閱讀全文]
這件刻盆蟋蟀罐的製作者,是我的堂姐夫蘇州梅超城先生,梅先生是電腦工程師,工作之餘的最大興趣,就是鑽研刻盆了。刻盆是中國的民間藝術,一件作品的製作,要經過選土,煉泥,製胚,焙燒,等等工序,大概需要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些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小泥罐,不僅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適合於蟋蟀成長,而且外觀純樸古雅,富於觀賞性。
[
閱讀全文]
《袖墨詞》
摸魚子
瑟軒前輩閱近作拜新月詞。有句雲。釣竿百尺綴珊瑚。不羨麒麟閣上圖。欲取鼇魚斫作膾。問君何處覓沽屠。蓋櫽括詞中語也。倚此奉答。
鎮無聊。一尊相屬。罪言君試聽取。管城食肉都無相。妄意鳳修麟脯。君且住。問鯖合侯家。勝得齏鹽否。書空自語。歎臣朔常饑。將軍負腹。奇氣向誰吐。麟閣上。往事不堪細數。算來圖畫難據。高平博陸皆[
閱讀全文]
甘肅陳博伯淹撰甘肅陳博伯淹撰去年冬,書農與餘談及建半塘社一事,意頗喜之。
然一年以來,諸事糾纏,竟不知春夏,無論秋冬也。今應壯命餘序半塘社,餘雖知力所不勝,然為國學之發揚盡薄力,乃餘夙願,故欣然而應之。
半塘,昔王鵬運之號也。
其於國學貢獻尤多。廿前潛心金石,窮究其據,於今跡猶可尋;廿後轉治詩詞,所作風格高古,霍霍然有金石聲。閱讀全文]
半塘社述《詩"大雅"文王》有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自求多福”之為吾國文化精神,其義大矣哉!《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古儒先哲所以修身以俟命也。吾人自強以求濟世利世,始可以稱“士”;習中文而無此意識,則無可稱矣。近世以來,士風陵替,迨及於今,自甘淺薄之風無處不盛。百年潮流,[
閱讀全文]

祭王半塘文
樂業田應壯痛齋撰
維西曆二零零七年丁亥二月廿日,後學半塘社同誌者六人,具清酌淡茗之奠,敬祭於半塘老人之靈曰:
嗚呼王公!佩玉服荷,珍修好潔。憂國哀民,膽肝冰雪。其疾惡如仇,劾彈曾李;庭爭強諫,天下奇節。防倭奴,獻兵訣,一日之間,而連馳兩折。至諫止鹿台,婉責惡後,幾梟首菜市,而誌不改,如斯其烈!孤臣孽子之懷,洶湧激揚[
閱讀全文]
半塘老人《鵲踏枝》十闋其一:落蕊殘陽紅片片,懊恨比鄰,盡日流鶯轉。似雪楊花吹又散,東風無力將春限。慵把香羅裁便麵,換到輕衫,歡意垂垂淺。襟上淚痕猶隱見,笛聲催按梁州遍。其二:斜日危闌凝佇久,問訊花枝,可是年時舊?濃睡朝朝如中酒,誰憐夢裏人消瘦。香閣簾櫳煙閣柳,片霎氤氳,不信尋常有。休遣歌筵回舞袖,好懷珍重春三後。其三:譜到陽關聲欲[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