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沒有正麵回答你的問題,因為這樣的疑問最好自己去找答案,爭論對於認真和嚴肅的人來說就是浪費時間. 首先定義”迷信”和”知道”.”知道”是自己真的比較深入的了解;迷信是表麵的極淺顯的認知,是道聽途說的了解.從你文中讀到的感覺,你對於佛教的了解是”迷信”這一層.如果我們評價中醫的醫學地位,應該是由曆史上那些中醫大成者來定位,想認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3-06 12:51:12)
最近讀了不少佛法與靈性的書籍故事,很是著迷,翻出以前曾湊詩壇熱鬧寫過的打油詩,發覺早已有佛緣,隻是自己不知道,當時寫著玩的,現在讀來感覺就是自己的生活曆程。等養好孩子們後,真心發願去修行啦:) 《秋戀》 一聲歎息萬重山,遙憶楓下影姍姍。 秋風輕揚裙裾起,長發微撩眼兒彎。 落葉盈盈執手看,細語喃喃交頸談。 募然驚覺弦月上,踏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對於佛法開始接觸是因為"存在無法說"的貼子,後來因為一燈還有石凳和niersi的偶爾的貼子,感興趣了就開始了大量的閱讀,很多理解不一定對,我身邊沒有修佛的人,寫出來一些感想與大家討論. 佛法裏有"正念",正念就是要從對過去和未來的思慮中擺脫出來,安住當下,清楚明了自己的身心內部和周遭正在發生的情況。 就如建造房子的時候,一旦大的框架方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1-07 14:12:11)
曾與孩子們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到上帝呢?需要功課全A麽?需要更努力更乖巧更漂亮麽?這些都不是條件,隻需要我們安靜幾分鍾,向上帝說說心事,說說希望,說說恐懼,想想聖經裏的教導,慢慢學著去做就夠了。 一個人不可能用邏輯推理去證實上帝存在的可能性,然後再去信仰它。邏輯在此很少用處。隻有全然的臣服,絕對的信任交托,才能夠更深刻的感受到神的存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1-04 09:33:49)
讀書的時候,有一次做個常規實驗,導師在一旁說:現在按照規則完成這個實驗,你們要花兩天的時間。半年後再來看看你們用多久做完,如果還是兩天,你們應該考慮轉行。後來理解了,實驗的每一步背後都有一定的原理,深刻理解了那個原理,就知道輕重緩急,知道哪一步的可增可減,如果準備得當,兩天的實驗流程可以縮短為一天。這麽多年,也沒折騰成一流的科研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1-04 06:17:54)
早上送孩子們上學,不留神錯過一個路口,就繞了一個遠道,恰好經過當地的"GoldClub",carpool的小男孩叫到GoldClub,女兒接下來的反應是趕快遮住弟弟的眼睛,連忙說不要看,不要看。 我有些驚訝這兩個11歲的小孩子已經知道了什麽是GoldClub。內心有些遺憾。多年來我們經過這個夜總會,孩子們並不曾留心。假如她們看到豔麗的女子,估計也會認為隻是漂亮的阿姨。就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9-20 08:54:42)
最近讀了一些古文經典,竟然感覺自己都變的智慧了,在家裏教訓孩子們的言語都上了一個檔次,真是意外的收獲,一定要炫耀一下。
我的大女兒有一次與兩個男孩子起衝突,被氣哭了。其中一個男孩是比較出名的淘氣,女兒已經不隻一次被他惹惱了。我女兒性格不太通融靈活,傻乎乎的。多次提醒她少惹那個男孩,如果一起玩,不要與他太多爭執,她總是忘掉。這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雖然從小就聽人聊佛法,但真正讀佛經是最近的事,讀的很驚訝,顛覆了以前的認知,所以道聽途說所得總是淺。 讀佛經與第一次讀聖經的感覺不一樣,我是把聖經當小說來讀,而且一直懷疑聖經的真實性,直到我讀了王鳳儀的故事,開始接受了聖經。讀佛經,裏麵的故事更是玄幻,但我很少想到去懷疑。 先說一下我一直很得意的一件事。炒股的大都知道纏中說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9-11 09:38:07)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因為現"觀緣起"而成佛,讀到這個"觀緣起"覺的有趣,就象交朋友戀愛結婚的經曆啊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世間陌生彼此不相識,各自按著自己的方式生活。冥冥之中偶然相遇。 "以行為緣而有識;---偶爾一次入眼之後,似乎很容易看到這個人了。 "以識為緣而有名色"--見多了,就開始留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辭,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來還很擔心自己曲解經典,細想一下,孩子們在異國長大,中文都說不流利,可能一生都不會去讀<道德經>,不管對經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