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1969年調安徽的糧食是中央叫調的,死人同調糧食有關係。
當然,也可能安徽省的國家糧庫有的是糧食,並不在乎賣了那四億斤糧,問題就是沒有及時開倉放糧。
所以一九六二年初,劉少奇處理安徽問題時曾說:“(一九)五九年調(安徽的)糧食是中央叫調的,死人同調糧食有關係,但不完全是糧食問題,其他政策不當也有關係,例如:收回自留地、幹部[
閱讀全文]
1960天府之國餓死那麽多人,是中外古今曆史上絕無僅有之事.
四川省一九五七和一九五八年都風調雨順,氣候出奇地好,全省範圍基本沒有天災。
可是一九五八、五九年的非正常死亡已分別高達一百○三萬、二百五十七萬,可見餓死人與老天爺毫無關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平原上的糧倉——都江堰灌區所在的灌縣,餓死四萬多人,這是兩[
閱讀全文]
按一九五八年前後的生產力水平,全國每年大約能增產糧食一百多億斤至二百億斤,所以在三月間剛發動大躍進時,毛澤東還隻是說:「今年如果能增加一千億斤糧食,七百億斤也好,整個地球就翻過來了。」(注1:一九五八年三月中共中央成都會議上王恩茂發言時的插話。)
可是過了半年,人民公社成立,《人民日報》不斷報導畝產萬斤的「衛星」,毛澤[
閱讀全文]
大饑荒中的“糧食食用增量法”與代食品 轉貼
從1960年起的兩年多時間裏,在中國廣大地區先後開展了兩場與糧食問題有關的群眾運動:“糧食食用增量法”和代食品宣傳推廣運動。前者是在大饑荒已經蔓延,當政者仍確信糧食大豐收,由地方黨委和政府發起,並得到中央認可和支持的一場節糧運動。後者是中央已意識到大饑荒的現實性,但已無糧食用於賑災,因而[
閱讀全文]
1958-1962年四川人口死亡研究
曹樹基
載《中國人口科學》2004年第1期
(曹樹基,1956年生,曆史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曆史係教授)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人口普查資料及新修地方誌所載數據,對1958-1962年間四川各地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進行估計。結果表明,五年大饑荒中,四川全省非正常死亡人口多達940萬,占災前全省人口總數的13%.
關鍵詞:[
閱讀全文]
1961年春,劉少奇,王光美:那兩年,沒有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
“湖南發生糧荒並出現人口非正常死亡是在一九六○年和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一年春劉少奇前往調查時曾詢問農民天災的情形,得到的回答是“天災有,但是小。”
隨劉一起調查的夫人王光美也說:“湖南那兩年,雖不是風調雨順,但並沒有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7)
又如甘肅,黃土高原曆來的問題[
閱讀全文]
鄧小平在一九六一年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曾說:“三年來……天災不是主要的,人禍是主要的。”(5)
所謂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的“三年自然災害”,完全是編造出來。
就全國而言,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有不少天災;
一九五八年則是個難得的好年頭。
一九五九年有自然災害,但成災麵積(注:中國國家統計局將因災減產百分之三十以上定為“成災”[
閱讀全文]
1959.6.遼寧省委書記黃火青:大躍進,大緊張!是要鋼鐵還是要人民?
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遼寧省的省委書記黃火青在跟著毛澤東為「冒進」叫好,積極地幹了一年後,腦子似乎也靜下來。
在六月間的省委常委會上發牢騷道:「大躍進,大緊張....是要鋼鐵還是要
人民?是一千噸鋼鐵重要,還是幾億人民的生活重要?」
(注13:一九六七年三月五[
閱讀全文]
1959.6.彭德懷:情況很嚴重,因為河南,甘肅等地已餓死了人。
朱德總司令當年的副手、當了國防部長的彭德懷元帥,一生軍旅
,出生貧苦農家,嚐過窮人家孩子的一切辛酸,因此始終不忘人民的
疾苦。五八年十月自甘肅回京途中,他曾去了一趟延安,發現街道依
然破舊,與十年前他離開時毫無兩樣,人民穿得也十分破舊。他雖然
還不了解當時延安已經開[
閱讀全文]
薄一波1959.4.抨擊大躍進是虛假的,是寅吃卯糧,甚至寅吃辰糧.
對局勢不滿的高級幹部很多,譬如政治局候補委員、主管全國工
業、交通的副總理薄一波在四月份召集各省主管工業的省委書記開會
,在會上抨擊大躍進是「虛假的」,是「寅吃卯糧」,甚至「寅吃辰
糧」。
他又說:「(一九五八年)工業增長百分之六十六,同幾千萬
人上山對農業所造成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