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12-04-04 16:18:56)

看到有網友抱怨某種治療風濕的西藥針劑要數千美元一隻,也有網友感歎政府與富人們壟斷藥物,視民自陷於水火,沒有大愛,醫藥公司更是沒有愛心,雲雲……。咱們這些從“仁義道德”之鄉出來的人啊,還是沒有明白一個道理:咱固然可以提倡學雷鋒揚大愛,但是靠弘揚道德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魚,和熊掌很難兼得。 魚,是道德下的大愛,無私;熊掌是現代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2-03-30 15:10:56)


我的辦公桌上,有兩個紅蘋果,一個是這樣的:
另一個是這樣的:
這個蘋果雖然有兩隻腳,卻站不起來。讓它這樣躺著實在不好看。於是我“靈感”一來,就讓兩個蘋果相互依靠,於是就有了這個“藝術”造型:
沒想到這個“藝術品”隻存在了兩天,昨日早上上班時發現它們又分開了。一位胖大媽過來訕訕地解釋,說這個造型“辦公室不宜”。出於禮貌,我也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重慶事件讓人們再一次關注中國的民主進程。中國社會何時才能衝破黑暗,走向光明?先不著急,我還是希望理性地從文化和製度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放眼世界,看看全世界的民主現狀:英國“經濟學人信息社”(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2010年提供的資料表明,全世界實行完全民主(Fulldemocracy)的國家有30個,所占國家比例為18%,占人口比例為14.4%。另有50個“有缺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2012-03-28 11:42:15)

談到中國社會的弊病的根源,總有兩種理論在較量——製度和文化。不錯,由於製度直接作用於社會和人群,製度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可是如果我們刨根問底的話,製度是怎樣形成的?我堅信,文化是製度之母。那文化又從何而來呢?依我淺見,文化的起源與人類的種族和生存環境有關。不得了啦!這是人種論!希特勒的論調啊,打倒悟空孫!謝謝你指出這是所謂“人種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美加之間的邊境,長達8,891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且不沒有軍人駐防的邊界。在這樣一個沒有硝煙的邊境線上,卻時常發生一起起“文化戰爭”。比較具有典型意義的是2009年3月間在美加邊境上發生的一起事件,當時引起了兩國間廣泛的關注。事情的經過很簡單,也是經常在兩國間旅行的人司空見慣的,隻是這次美國海關人員的行為太讓人吃驚了。家住加拿大BC省的DesiderioFo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3-26 13:49:26)


娃兒放春假,娃說:boring!領導也閑著,領導說:日子過得沒勁!她倆異口同聲地說:咱離開這農莊,去城裏,出國,到大“貓”裏去血拚!俺能說啥?俺隻能滿臉堆笑:好啊好啊,去吧去吧,玩得高興,吃得開心,開心!************
就這樣,母女倆開始準備行裝,準備進城、出國血拚三日。
咱當然是支持的,一來,咱自己也可以難得幾日清閑,做幾日“單身漢”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這兩天,錦濤同誌心裏有些煩。嗨,薄熙來這事鬧得,還真難收場了。打開電腦隨便溜溜排解壓力。輸入“胡錦濤”三個字,突然跳出一個網頁:“胡錦濤無能,無恥,陰險但不狡猾……,鄧小平真是看走眼了!”“TMD,哪個王八羔子發明了互聯網,他隻要敢進入中國領土,老子就立馬把他送進秦城!”胡哥畢竟不太發脾氣,這時也隻能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長歎一口氣:“小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在我這個文化論者看來,一切製度的產生和存在都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土壤。共產製度之所以在中國生根,是因為共產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拍即合。比如,在信仰上,“儒家文化”與共產主義都是無神論者。可是,儒家文化和共產文化都要造神,把人變成神,至少是“聖人”。在利益觀上,“儒家文化”入世功利,要麽為家族利益,要麽為了為皇上效力。孔子是否定私利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有報道說溫家寶計劃為64平反但遇到阻力,主要來自薄熙來,而如今薄勢已去,似乎平反指日可待。我沒有那麽樂觀。我還是願意回顧一下並不遙遠的曆史,從曆史中尋找答案。1976年4月5日的天安門事件是64的一麵鏡子。四五運動的過程不需要回顧了,四五天安門事件的平凡非常耐人尋味。1978年11月12日,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中的東北小組討論會上提出:“天安門事件是幾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揮手網友將王立軍事件和林彪事件作了比較,認為二人都以“叛黨叛國”的方式重創兩個亂世梟雄(毛澤東和薄熙來),驚撼世界,震醒中國人。曆史是何其的相似,尤其是中國,因為中國的曆史就是一個周而複始的怪圈。如何定位林彪?如何定位王立軍?雖然這二人都是“彪子”,但也有很大的差異,都跳不出中國社會特有的醬缸。林彪究竟是主動出逃還是被林立果“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46]
[47]
[48]
[49]
[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