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老根多:老別不老客

此博克裏的文章,除注明為轉載外,全部為原創.如要轉用,留下過路錢:)
博文
給我帶來最大喜悅的車,是我那第一輛$1500(見).後來又買過好幾輛車,從used的到brandnew的,從美國的到日本的到歐洲的.但無論什麽新車,等它的新車特有的氣味淡了我對它的欲望也就淡了,經常洗都懶得洗.
而房子呢?自從買的自己比較喜歡的房子後,每天回到自己的窩,感覺就像抱著剛娶過門的新媳婦,舒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1-23 21:47:09)
買第一輛車的時候,budget限製在$1500,花了足足一個多月,報紙上的廣告看得很細,估計跟看登婚廣告比起來更為細之.大概滿意的就趕緊打電話要求見麵.但是每次都是興衝衝去,灰溜溜回來.價格合適的都是恐龍啊.
那是來美國的第二年.一天,一個朋友買了輛$2000的Fairmount,靠,還四個門的.那家夥把車開我們宿舍門口,狠不得停在全世界人都能看得到的地方,把我們一幫人拉出來看他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80年代,革命初期
===============
80年代,衝破層層封鎖(最感謝的是胡躍邦的一個最新指示),離別了父母妻女和年邁的奶奶,孤身寡人,來到美國,攻讀文科博士.跟一位同胞分享trailer,我的睡房大概是6平米.怎麽跑美國受苦來了?時常有回去的衝動,但本人是個不吃回頭草的主,常以前麵就是曙光的革命道理安慰自己.結論:大丈夫要能申能屈.
為了讓父母和家人覺得我的日子挺好,第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1-07 09:50:07)
一生中,會有憾事,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或與機會失之交臂的時候.我最遺憾的事,大多是因為到美國引起的.
再也見不到奶奶
到美國後,頭十年怎麽過來的都不知道.每天為了功課,爭取獎學金和助教職位奮發讀書,同時還要想盡辦法養家糊口,盤算著過日子.80年代,還沒有現在的internet,跟家裏聯係都靠寫信或電話.電話這東西是雙刃劍,不打把心裏惦得慌,打了吧,不僅每分鍾消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