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多維社記者周邑綜合報導/中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李毅中,5月23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左雲縣新井煤礦透水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會議上,傳達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示精神,強調要嚴查事故背後的權錢交易、官商勾結,查處事故背後的腐敗問題。依法嚴厲追究這起瞞報事故相關人員的責任。 中新網報導,李毅中要求,搶險工作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質量,加快工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稿/布希總統這次在白宮會見了幾位中國人,結果由於出席的人選問題引起了民運陣營內部一場軒然大波。因實在不知內情,而且我對當事人均無認識,無意去評論餘、王、郭等人之間的誰是誰非,也不排除餘某在此事上可能確有不妥之處。但我不讚成的是將爭論的焦點放在對餘某此舉目的揣測,還要深挖、痛批,似乎非要證實餘某有其破壞民運之不可告人的企圖,甚至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王怡弟兄終於出來說話了。感謝主。但遺憾的是,王的解釋更令人難堪。如果說餘傑的公開信讓人難過,那麽王怡的公開信則令人絕望。 1、王在餘的謊話被戳穿之後,隻能公開承認是他和餘阻止了郭參與會見布什。這種遲到的承認一方麵等於公開宣布餘傑的回應完全是說謊,另一方麵則說明,在壓力之下的坦白根本沒有多少真誠可信。王牽強地試圖說明,美國方麵的邀請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亞洲時報在線潘小濤撰文/近日,中國房地產市場熱火朝天,各大中城市的樓價不斷飈升,深圳市今年首季的平均增幅更高達百分二十五。如果以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作為中國經濟的溫度計,那麽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無疑是失敗的,經濟不僅沒有冷卻下來,反而不斷升溫。 顯然,這是各省市沒有認真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結果,地方諸侯在中央如此高壓之下,還敢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山東省榮成市借讀的高中生晉齊(化名),日前寫了一封通“天”的信。當信從中南海批轉回來,原本“把自己的話說出來挺舒服的”他,卻覺得“給家裏惹了很大的麻煩”——“以前是1萬元,怎麽寫了封信,借讀費就變成了1.6萬元?”   晉齊的家人說,孩子目前隻能選擇從城市的學校中退出,回老家讀高中了。一次單純的直抒胸臆,讓一名進城的外地娃體會到現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來稿/四個人一起接受對華援助協會的邀請,曆盡艱辛來到美國,卻在最後將被“偉大領袖”破例接見的關鍵時刻,其中三個人(或兩人,另一人為陪襯)合謀將另一人陰踢出局──這種原以為隻有在好萊塢影片中才能看到的“陰謀與背叛”情節,卻發生在自詡為“正義良心”的自由民主人士身上,並且是以“上帝”的名義。 按常理而論,作為同一目標下的戰友,都是好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幾天來,餘傑、王怡、李柏光等人會見美國總統小什的國際性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其間也有不少的好心人居間勸說,質問我為什麽以局外人的身份與餘傑們過不去。其道理很簡單,任何一個占據了公共資源並且想在公共領域裏有所表現的人,不論他是官人還是民間的公共文化人,都必須能夠經受住公眾的質疑和批判,沒有任何人可以淩駕於公共法律之上為所欲為並且不被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BBC中文網報導/BBC委托進行的一項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人認為中國將會在2026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參加調查的人士還認為,中國的鄰國印度屆時將會排行在美國和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隻有不到1%的接受調查人士認為,英國會在未來20年繼續領導世界經濟。 調查獲得的意見認為,印度的基本建設問題和資源缺乏問題不利於與中國競爭。 這項調查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美國之音記者雷祿斯北京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中國總理溫家寶讚同她的看法,認為伊朗不應該擁有核武器。 德國總理默克爾到中國訪問,希望在反對伊朗發展其核能力項目方麵,與中國建立更大的共識。 星期一,默克爾在和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談後,對記者發表了談話,顯示這位德國領導人取得了一些成果。這是默克爾去年當選總理後第一次訪問中國。 默克爾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亞洲時報□四化撰文/這也是很有戲劇張力的情節,現正在法國戛納(Cannes,港譯康城,台譯坎城)上演,主角是《頤和園》的導演婁燁。 放在他麵前是兩條路,一是不理電影局因技術理由擱置審查的決定,以個人身份繼續參與影展競賽,正如此次評審委員會主席,來自香港的王家衞所言:“電影無國界,我們的語言隻有電影。” 《頤和園》有主角參加1989年北京民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91]
[92]
[93]
[94]
[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