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博文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主席詞句)
丙戌重陽前一日適逢星期天,了卻了蓄謀已久的羅漢塔登鳳凰山之行,大爽。九九重陽的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遠至戰國時期已有記載,每逢重陽人們紛紛全家出門登高望遠,避邪求福,插茱萸、飲菊花酒、射騎作賦,曆代相沿且延續至今,不少地方還衍生出拜祭先人掃墓的習俗。所以打算重陽當日和家人一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24 06:18:32)

多次到遊城門水塘,不論晴天陰天雨天,湖裏的水、湖邊的樹和四周的山色都變化微妙,景物不變,景觀卻回然有異。上周六重遊,多雲轉晴,山光雲影,還真有點“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景象,可惜見不到“落霞與孤鶩齊飛”......城門水塘是大帽山下最大的儲水庫,於1928年開始興建1936年竣工。環湖行是一條較熱鬧的路線,從副壩接衛奕信徑七段還設了一段五公裏的緩跑徑。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0-20 02:11:27)

(自愛)
上個星期天一早醒來滿窗煙雨,對麵的翔龍灣也被濃霧深鎖,飛鵞山和獅子山都消失了,當下決定放棄遠足登山,不如帶小女兒到金山看猴戲秋,女兒再過三天就滿23個月了,早早讓她體驗一下這秋山秋雨秋世界......“老”嶽父應邀加盟,豪氣一把打的不一會兒就到了大埔道金山公園口,出門時沒雨可下車時又細雨綿綿,天氣預報說上午有陣雨,言外之意下午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0-20 02:07:55)

(印文:心如秋月)
很多網?寫中秋,中秋現在對海外華人來說,情結多於過節,這種情結不單止於這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更是因為自己離家己久或不知家鄉何處,或成日忙碌東奔西走難以聚首,以中秋釋懷而己。香港的中秋特別,別在於有商家炒作發財,中秋節前兩三個月,月餅廣告便鋪天蓋地席卷而至,傳統的新式的明牌的雜牌軍的五花八門目不接暇,隻要你到酒樓吃飯侍應小姐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5 23:29:27)


那是年初的事了,二月十六日,慈雲告辭眾人,出了正旭樓,也沒人出來送行,就孤身走入後山,山徑清幽,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沒甚麽好留念的,一心隻想走快點,身邊的大石,組合怪趣,也懶得搭理,上了沙田坳道,腳步就更快了,人未到心早已飛到芙蓉那裏去了......疾步走東洋,踏在迂回的大馬路上也覺得煩,索性走上山脊,後麵是大老山,前麵是象山飛鵞山,到頭來還是要落入山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2 00:31:23)

也記不得是第幾次從南脊上自殺崖登飛鵝山了,但親眼看見有人從自殺崖的石壁爬上去,還是第一次!小開了一次眼界。十月八日,隻有下午半天時間,就近取南脊上飛鵝山,路程短,又有一定的高度,海拔601米,前後不過兩個多小時,過過登山之癮,最好不過了。乘26路車在基順小學站下車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拾級而上再橫過馬路,跨過欄杆走水渠階梯上越新清水灣道和清水灣道,進入飛鵝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二月十九日,穿越清水灣郊野公園,登釣魚翁山,從五塊田到大廟出清水灣泳灘巴士總站,十來公裏路程,要不是陰霾彌漫,淫雨連綿,那風光要勝卻這些相片無數。午後才啓程,輾轉到五塊田下車,從馬路對麵的小亭邊拾級而上,踏入釣魚翁郊遊徑,路牌指示明確,坡度平緩易行,隻有上洋山和下洋山兩個小山包,但風景不俗,縱目遠眺,似有高原觀海之感。天氣不好,雖沒有山光雲影,卻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2 00:25:45)


今年一月八日,陰有小雨,從黃泥湧水塘沿大潭郊遊徑登紫羅蘭山,接衛奕信徑第二段走陽明山莊,跨渣甸山繞石礦場上小馬山麓接港島徑第五段畢拿山頭下大風坳,取柏架山道再接衛交信徑第二段出南豐新邨,路程較長但難度中等,惜景觀也一般,趁整理相片之際,選幾幅聊以為記。在半山黃泥湧峽道下車,上走一小段路就是黃泥湧水潭,雖是上午時光,已有小船在潭中輕波蕩漾,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0 23:33:55)

昨天十一國慶假日,登青山,不知越過多少道梁跨過多少道峽,才到了圓頭山,暮色蒼茫裏一橋飛架海上,連接蛇口,便借主席詩句“青山着意化為橋”為題以。天氣預報陰天,遙望北窗,煙霞彌漫,但山形屋影仍清晰可見,便決定重訪青山,見識圓頭山,青山原名杯渡山,圓頭山又稱靈渡山,這次杯靈雙“渡”確是一趟銘心之旅!11:05到了屯門西鐵站側的巴士總站,西鐵站架在半邊屯門河上,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年12月18日下午,帶着兩位女生,攀馬尾脊登獅子山,由慈雲山邨慈正邨起步,經慈雲山道接沙田坳道過法藏寺入山上馬尾脊,獅子尾跨獅背到獅子頭,飽覽九龍維港大千世界,山頂風景怡人,是稍具挑戰的半日遊。沙田坳道一過法藏寺有一彎位鐵絲網封着進山的路,可從邊上越過,順着石屎路上走,這裏麵曾經熱鬧過,現在已成一片廢墟,樹高草長,我年初第一次進來時,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91]
[92]
[93]
[94]
[95]
[>>]
[首頁]
[尾頁]